对制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思考
摘要:内控管理制度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预防问题出现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一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提出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若干原则,旨在通过制定符合国家财经制度和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实施,以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管理工作在科研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适应新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就必须根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各项财经制度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内控制度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预防问题出现的重要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有利于规范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程序,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科研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各单位都非常重视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随着社会和科研单位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使财务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对部分基层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基本情况的了解,总结出目前一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单位制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具体或不够完善,有些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有些没有明确的奖罚机制,不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难以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不能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不能真正达到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所应该达到的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内部管理和优化内部管理的目的。二是学风不浓。有些财务人员进取心不强,容易满足于现状,平时不注重自觉学习财会专业知识和国家颁发的财经法律、法规以及各项相关的财经制度,使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都难以得到显著提高,导致有些单位的一些财务人员业务不精,专业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财务部门与科研等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有些单位财务部门与其他一些职能部门之间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充分必要的沟通,导致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对彼此相关的工作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工作中缺乏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从而影响工作的协调开展。因此,财务部门与科研等各职能部门之间需要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理顺各职能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促进各部门彼此之间对相关的工作相互了解,使各部门之间在工作中能够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
二、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
为了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必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建设,走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当中,一是应明确规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奖惩办法,建立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二是应明确规定日常报账等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以及各项工作的管理办法,包括收入管理办法、支出管理办法、应收暂付款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库存材料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等,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内控管理制度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制定详细、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对规范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维护财经纪律,避免或杜绝各种不良问题的发生,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管理工作在科研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适应新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就必须根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各项财经制度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内控制度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预防问题出现的重要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有利于规范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程序,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科研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各单位都非常重视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随着社会和科研单位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使财务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对部分基层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基本情况的了解,总结出目前一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单位制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具体或不够完善,有些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有些没有明确的奖罚机制,不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难以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不能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不能真正达到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所应该达到的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内部管理和优化内部管理的目的。二是学风不浓。有些财务人员进取心不强,容易满足于现状,平时不注重自觉学习财会专业知识和国家颁发的财经法律、法规以及各项相关的财经制度,使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都难以得到显著提高,导致有些单位的一些财务人员业务不精,专业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财务部门与科研等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有些单位财务部门与其他一些职能部门之间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充分必要的沟通,导致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对彼此相关的工作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工作中缺乏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从而影响工作的协调开展。因此,财务部门与科研等各职能部门之间需要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理顺各职能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促进各部门彼此之间对相关的工作相互了解,使各部门之间在工作中能够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
二、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
为了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必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建设,走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当中,一是应明确规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奖惩办法,建立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二是应明确规定日常报账等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以及各项工作的管理办法,包括收入管理办法、支出管理办法、应收暂付款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库存材料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等,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内控管理制度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制定详细、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对规范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维护财经纪律,避免或杜绝各种不良问题的发生,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
对制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思考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4:37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29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