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党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一大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新时期,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智力保证,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
一、新时期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只有充分认清新时期下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才能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使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增强了人们的自主、开放、平等意识,另一方面导致了人们的道德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淡化。所以,我们应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入手,掌握其思想活动的新变化,并对症下药,从存在的问题中找出原因,这样才有利于把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一)“阵地”意识弱化
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采取“一手硬、一手软”的措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工作部署中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悲惨境地;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像物质文明建设易见成效、出成果,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做好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具体落实不到位,舍不得投入,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被冷落,甚至被削弱,制约了思想的创新发展;一些大众传媒和影视作品,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和广告效应,刻意淡化教化功能,片面强调娱乐功能,热衷于帝王戏、才子佳人戏、言情戏,使正面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污染”了社会环境。
(二)内容不完善
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完全不顾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加以研究,仍然采取一厢情愿和“一刀切”的做法,对当前人们群众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在利用各种载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注重了趣味性和娱乐性,却抽去了思想性,为人民服务讲得少了,人民公仆变味了,雷锋精神成为笑谈,革命传统被戏说了……一些同志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脱离社会发展实际,泛泛地讲大道理,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方法不灵活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人们的思想变化不相符,有些地方和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沿用传统的做法,如传达文件、念报纸等,没有结合发展了新的情况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尤其不能运用现代化的宣传工具搞好宣传教育,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呆板、枯燥、平淡,无活力。
(四)建设形式化
许多单位和部门的制度建设只是停留在纸上或是停留在文件上,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制度成为了摆设。虽然,这些单位和部门的制度规定内容详细、逻辑合理、布置周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得到真正的执行,真可谓是“说一套做一套”;有的地方,制度建设或者满足于笼统的文件规定,不能实际地加以细化、合理化,或者只是进行局部性的建设,而对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全程性的制度规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五)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素质不高、作风不实,有的习惯于当“传声筒”照本宣科,重学习轻效果;少数部门和单位由于受“外行领导内行”的错误认识影响,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成为了“收容所”,思想政治教育者则成为了“万金油”;有的形式主义严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有的对如何做好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分析、不研究,最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社会成员利益分化
有的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不重视;少数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滑坡、偏移、扭曲、错位,他们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在权力、地位、金钱、美色、人情“五关”面前打了败仗,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所淡化。
(二)群众意识不够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
一、新时期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只有充分认清新时期下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才能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使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增强了人们的自主、开放、平等意识,另一方面导致了人们的道德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淡化。所以,我们应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入手,掌握其思想活动的新变化,并对症下药,从存在的问题中找出原因,这样才有利于把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一)“阵地”意识弱化
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采取“一手硬、一手软”的措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工作部署中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悲惨境地;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像物质文明建设易见成效、出成果,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做好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具体落实不到位,舍不得投入,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被冷落,甚至被削弱,制约了思想的创新发展;一些大众传媒和影视作品,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和广告效应,刻意淡化教化功能,片面强调娱乐功能,热衷于帝王戏、才子佳人戏、言情戏,使正面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污染”了社会环境。
(二)内容不完善
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完全不顾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加以研究,仍然采取一厢情愿和“一刀切”的做法,对当前人们群众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在利用各种载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注重了趣味性和娱乐性,却抽去了思想性,为人民服务讲得少了,人民公仆变味了,雷锋精神成为笑谈,革命传统被戏说了……一些同志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脱离社会发展实际,泛泛地讲大道理,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方法不灵活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人们的思想变化不相符,有些地方和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沿用传统的做法,如传达文件、念报纸等,没有结合发展了新的情况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尤其不能运用现代化的宣传工具搞好宣传教育,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呆板、枯燥、平淡,无活力。
(四)建设形式化
许多单位和部门的制度建设只是停留在纸上或是停留在文件上,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制度成为了摆设。虽然,这些单位和部门的制度规定内容详细、逻辑合理、布置周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得到真正的执行,真可谓是“说一套做一套”;有的地方,制度建设或者满足于笼统的文件规定,不能实际地加以细化、合理化,或者只是进行局部性的建设,而对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全程性的制度规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五)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素质不高、作风不实,有的习惯于当“传声筒”照本宣科,重学习轻效果;少数部门和单位由于受“外行领导内行”的错误认识影响,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成为了“收容所”,思想政治教育者则成为了“万金油”;有的形式主义严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有的对如何做好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分析、不研究,最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社会成员利益分化
有的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不重视;少数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滑坡、偏移、扭曲、错位,他们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在权力、地位、金钱、美色、人情“五关”面前打了败仗,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所淡化。
(二)群众意识不够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4:2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26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