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莆田港口经济的对策建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依托港口优势,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已成为沿海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步骤和举措。文章就加快发展莆田港口经济提出具体措施和对策,对推进莆田港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莆田市;港口经济;对策研究
莆田市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省中部,东临台湾海峡,是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区,怀抱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三湾”,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总长271.6公里,其中湄洲湾91.3公里,兴化湾87.9公里,平海湾92.4公里,岛屿岸线总长262.86公里,可建泊位260多个,其中大型深水泊位80多个,总吞吐能力可达7亿吨。“三湾”岸线是莆田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也是莆田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临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莆田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莆田要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必须要发挥港口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用好内力,借助外力,做好、做实、做活、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为莆田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安装大马力引擎,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港口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布局中最具特色、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主体板块,以港口经济的战略性突破带动莆田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两岸民众翘首期盼的“大三通”终于正式启动,这不仅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也为两岸加强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在大陆开通两岸海上直航的63个海河港口中,其中莆台港口的距离最近,两岸全面、直接“三通”,这为莆田市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带来难得发展机遇。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交通网
新一轮港口建设高潮正在向大型化、专业化、深水化方向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莆田市港口建设必须要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管理港口、发展港口,加大投入,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港口城市以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港口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一)加大港口开发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港口综合功能
莆田市要“以港兴市”,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首先要“强港”,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努力实现从传统港口向现代港口转化。为此,要牢固树立以大投入带动大产出,以大产出带动大发展的发展理念,依靠深水港口的优势,以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国际化大港为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高强度投入、超常规建设。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全面启动全面秀屿港区、东吴港区等各港区码头、路、水、电等建设,积极规划开发兴化湾南岸港口,对接北边福清市的江阴港。重点建设和升级改造一批专业码头,加快大型深水化、专业化码头,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等建设,尽快形成大中小码头、泊位优势互补、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码头群体,使新码头、新港区建设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配套建设航道、锚地、港口配套交通、仓储及其他服务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先进技术设备,改善集疏运条件。特别是加快开发东吴、罗屿等港区的深水岸线,整体开发、连片发展,建设一批起点高、专业化、现代化、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港区,形成湄洲湾水岸线的泊位群体。力求泊位规模最大、堆存能力最强、航道最深、设施设备最先进,以一流的设备保障争创效率最高、质量最优、服务最好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港口的综合功能和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港口实现从单一的装卸功能向现代物流和综合服务功能的转变。
(二)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货物集散能力
莆田市要坚持实行“港口开发、陆域配套、集疏运体系”并举方式,加快港口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对外联接的大通道,使港口和铁路、公路连成一体,形成路网密集、现代化程度高、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连接和一体化的口岸集疏体系。
一是扎实推进疏港通道的建设,为货物的快速集、疏、运、配、送提供极大的便利。
二是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事关“三湾”开发全局的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项目。将全市重要的公路主干道与高速公路、港口与铁路(机场)相连接,以期形成对外交通新优势。
三是加快建设通往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网,构成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运输大通道,使湄洲湾港口的腹地扩展到赣、湘、鄂等省份,使奔涌的货流滚滚而来。
四是全面加快与码头相关联的配套建设,提高港口联检通关速度,提升口岸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区域经济的内在扩张主要是靠项目带动,一地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产业的兴起,都是依靠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一港兴,就会带来一区兴、一市兴。莆田市随着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及疏港公路的建设,全面开发“三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打造“三湾”“隆起带”,建设工业强市,已是箭在弦上。而“三湾”272公里海岸线靠什么来“隆起”?无疑靠的是一个个、一批批实实在在的工业项目作支撑。项目建设是湄洲湾临港产业发展的核心,而大项目是临港工业的生命线。因此,首先要举全市之力推动项目开发建设,将项目带动作为工作基本抓。在项目建设上,除了两个污染(精神污染和环境污染)之外,能大则大、能强则强、能快则快,做到大中小并举,一二三产业齐上、市区镇联动。其次狠抓项目建设,在项目生成机制上,要组织专人从事项目引进开发工作。政府还要建立项目引进开发的奖励机制,对项目引进开发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以促进了项目的落地、建成、投产。实现以项目带动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带,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三、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快建设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前港后店、前港后厂的临港经济,是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平台。莆田市要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合理利用“三湾”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重点项目做支撑,大力推进园区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产业集群和优势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涉港产业,使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齐聚一地,使工业园区、开发区成为城市和腹地经济服务的基地和龙头,成为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产业区域化、规模化、板块化、集团化,在福建乃至全国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工业现代化。
四、努力发展临港产业,推动经济全面发展
港口经济,产业支撑。莆田市在加快发展港口经济建设,必须强化港口“孵化”功能,大力发展具有成本低、领域宽、潜力大、规模经济性显著、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临港工业、物流、商贸为重点的临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莆田经济快步迈进的强力后劲。
(一)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争取实现“工业强市”
抓工业就是抓住了“牛鼻子”。临港工业是莆田市经济结构中“打头阵”、“起支撑”的产业,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
加快发展莆田港口经济的对策建议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4:1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24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