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库区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与模式研究
摘要:重庆三峡库区总体经济形势落后,发展缓慢,其产业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且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工业出现空心化,服务业低端且发展缓慢。文章从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实施小城镇战略以及发展工业3方面提出了重庆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并对其实施的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思路与模式
一、前言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位。在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重庆三峡库区农村面积广,农业人口多,经济发展落后。因此,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结合库区实际,探索和创新发展改革的模式,对提升重庆三峡库区、重庆整体经济实力及构建和谐重庆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重庆三峡库区环境分析
(一)地貌介绍
“在新重庆地区47631.67平方公里幅员面积中(土地详查面积,下同),平坝面积2987.78平方公里,占5.05%;丘陵面积8783.59平方公里,占14.84%;低山地面积35828.46平方公里,占60.51%;中山地面积11606.81平方公里,占19.60%。低山和中山地面积总计47435.2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0.11%”。因此,坡地是重庆及其三峡库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二)三大产业分析
1、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重庆三峡库区多数区县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基础薄弱。一是农业“粮猪”二元结构突出。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柑橘、榨菜、中药材等新培育的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明显。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目前,三峡库区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农民单家独户经营,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企业化模式经营的较少,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三是乡镇普遍负债沉重,农村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另外,在重庆市21个县级单位中,除梁平县和垫江县外,其余19个县均为贫困县。这些贫困县农业人口比例为60-90%,特别是开县、黔江县、忠县、丰都县、奉节县、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酉阳县、云阳县、五桥区和彭水县,农业人口比例占90%以上。农民收入极其低下。
2、工业量小质弱,缺乏竞争力。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主要体现在工业空心。目前,整个库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是工业企业规模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尽管三峡库区工业企业门类比较齐全,且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盐气化工、天然气、石油、技术纺织、矿产资源深加工等一批优势特色工业都还在培育中,现有的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水平低,未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三峡库区其他各县的工业发展水平与万州相比还要低得多。二是工业发展层次低,缺乏高技术型产业支撑。库区的产业基本是食品、医药、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缺乏龙头带动型、支柱型的高新技术企业。
3、第三产业为低端型,发展缓慢。目前,重庆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劲头不足。一是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低,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中介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会展推介、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许多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二是商贸流通总体水平较低。三是旅游业作为三峡库区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尽管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各区县没有统筹安排,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整合资源和联合经营的大旅游管理概念,产值明显下降,对gdp贡献不大。四是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且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低。
三、重庆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与模式探讨
在生产力日益发展的今天,由于“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城乡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重庆三峡库区人口1578多万人,三峡工程移民方式主要是就地后靠。人均耕地不足1亩,生态功能十分脆弱,三峡库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生态敏感区;并且由以上对农业、工业、服务3大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庆三峡库区总体经济形势极其落后,发展非常缓慢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思路与模式
一、前言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位。在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重庆三峡库区农村面积广,农业人口多,经济发展落后。因此,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结合库区实际,探索和创新发展改革的模式,对提升重庆三峡库区、重庆整体经济实力及构建和谐重庆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重庆三峡库区环境分析
(一)地貌介绍
“在新重庆地区47631.67平方公里幅员面积中(土地详查面积,下同),平坝面积2987.78平方公里,占5.05%;丘陵面积8783.59平方公里,占14.84%;低山地面积35828.46平方公里,占60.51%;中山地面积11606.81平方公里,占19.60%。低山和中山地面积总计47435.2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0.11%”。因此,坡地是重庆及其三峡库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二)三大产业分析
1、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重庆三峡库区多数区县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基础薄弱。一是农业“粮猪”二元结构突出。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柑橘、榨菜、中药材等新培育的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明显。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目前,三峡库区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农民单家独户经营,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企业化模式经营的较少,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三是乡镇普遍负债沉重,农村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另外,在重庆市21个县级单位中,除梁平县和垫江县外,其余19个县均为贫困县。这些贫困县农业人口比例为60-90%,特别是开县、黔江县、忠县、丰都县、奉节县、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酉阳县、云阳县、五桥区和彭水县,农业人口比例占90%以上。农民收入极其低下。
2、工业量小质弱,缺乏竞争力。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主要体现在工业空心。目前,整个库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是工业企业规模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尽管三峡库区工业企业门类比较齐全,且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盐气化工、天然气、石油、技术纺织、矿产资源深加工等一批优势特色工业都还在培育中,现有的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水平低,未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三峡库区其他各县的工业发展水平与万州相比还要低得多。二是工业发展层次低,缺乏高技术型产业支撑。库区的产业基本是食品、医药、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缺乏龙头带动型、支柱型的高新技术企业。
3、第三产业为低端型,发展缓慢。目前,重庆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劲头不足。一是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低,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中介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会展推介、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许多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二是商贸流通总体水平较低。三是旅游业作为三峡库区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尽管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各区县没有统筹安排,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整合资源和联合经营的大旅游管理概念,产值明显下降,对gdp贡献不大。四是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且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低。
三、重庆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与模式探讨
在生产力日益发展的今天,由于“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城乡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重庆三峡库区人口1578多万人,三峡工程移民方式主要是就地后靠。人均耕地不足1亩,生态功能十分脆弱,三峡库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生态敏感区;并且由以上对农业、工业、服务3大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庆三峡库区总体经济形势极其落后,发展非常缓慢
重庆三峡库区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与模式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3:2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08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