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405下载132次收藏
    摘要:面对危机时,一套完备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将是降低危机损害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面临一系列危机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还很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势在必行。文章指出了问题所在,并从对策方面给予一些建议。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问题;对策
 
    政府危机管理主要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由社会各个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的,在决策、沟通、协调、控制等机制的相互配合下,对公共危机进行预警、救治、修复的全面整合的系统过程。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近年来,我国的危机事件不断,极大地考验着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对于政府而言,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最大挑战。
 
    一、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危机意识淡薄
 
    在政府转型过程中我们一直未能树立起足够的非传统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整个政府危机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一种常态假设状态上。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在内,都习惯于按常态规划和开展工作。常备不懈才能防患于未然,这是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但就目前形势看,我国在预警机制上还相对比较匮乏。偶发性是危机事件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相同的事件反复发生并持续存在,人类就会在管理与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应对机制,危机也就因失去固有的危害而不再成为危机。任何危机都有阶段性,在一定程度上都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过程。对危机本身实施管理与控制固然重要,但预防与早期识别才是避免和减少危害最为有效的手段。
 
    (二)政府缺乏完善的危机管理的协调与合作
 
    危机管理是一个跨区域、跨时段的综合性系统管理工程,通常不是一个政府部门就能有效完成的,在很多情况下,危机的处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对危机的管理是在国务院设置相关的临时机构,但这些临时机构都只是在危机发生之时才临时设立,并且大部分临时机构都不单设办事机构,其日常工作由相关的常设部门承担。由于缺乏专门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政府对于有效地识别、确认、应对危机就显得被动、仓促且行动缓慢,并且在整合社会资源、综合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方面也力不从心。在地方政府层面上,没有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立相关的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并且以法律或者法规的形式明确其职责、权限、运作程序。结果导致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机制不健全,未形成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的格局。
 
    (三)政府危机管理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缺乏全局性的危机管理法律支撑是目前我国危机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尽管在某些领域我国已有一些危机管理的单方面的法律,如《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还有2006年1月8日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