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两免制”下公办学校财务管理的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258下载185次收藏

    摘要:公办学校往往存在“重教学管理,轻财务管理”的现象,随着义务教育“两免制”和“一费制”的实施,实际上公办学校的发展经费反而比原来更显不足。通过增强校长理财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建立财务监督机制等手段,加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减少浪费和损失,是公办学校财务管理的必然出路。
 
    关键词:公办学校;财务管理
 
    江苏省在义务教育方面的领先发展,致使政府的教育经费补助不断扩大,然而,因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收费制度,特别是“两免制”和“一费制”的实施,实际上公办学校的发展经费反而比原来显得更加不足。因此,如何加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减少浪费和损失,已成为当前公办学校财务管理的迫切问题。
 
    一、增强校长理财意识
 
    一般情况下,很多校长存在一些错误观念,比如有的校长只想把工作抓好,从不计较花费问题,把财务管理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后勤服务工作。实际上,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的校长,更是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全面掌握本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状况,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本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有句关于校长的戏言是“公办学校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出财务问题,校长有得干。”这句戏言是有道理的,不仅道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透出源头预腐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不能把财会工作理解为记个账、报个账,而要视为是整个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保证,是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基础。校长必须把握好经费预算关,必须知道学校的经费存量,必须带头遵守财务制度,必须保证收支平衡有度。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中小学内部管理方面,多年来一直存在总务主任和财会人员职权不清的实际情况,出现财务、资产、基建、后勤等诸多经济活动互相脱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体,使之能够互相联系、有效制约、相辅相成。
 
    例如学校资源配置浪费问题,表面看是管理不严的问题,实质还是机制问题,到底是“财务”地位大还是“总务”地位大?在实践中如何操作这两个部门?正是由于学校内部的领导之间和部门之间在职、权、责上混淆不清,才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或人际矛盾。
 
    要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上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做到钱、账分管,收支审批和稽核分离,明确审批和稽核的权限、程序、责任,建立公物入库验收和财产清查制度。目前需要健全的制度与规定有:公物购买制度、资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两免制”下公办学校财务管理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