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化养老经济发展潜力的思考
摘要:上饶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赣、浙、闽、皖4省交界处,环境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十分通畅。现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是当务之急。文章将阐述在老龄化进程迅猛的今天,一个还未被置于聚光灯下,却有着强大潜力的投资发展方向——城市养老经济。
关键词:中部中小城市;江西上饶;竞争优势;城市养老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预测,从1950-2025年的75年中,世界老年人口以平均2.4%速度增长,我国从1990年后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此外,发达国家人口结构向老龄化过渡一般经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8年。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消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当务之急。
二、养老机构现状
老年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部分。资金保障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保证,服务保障为老年人提供设施和服务。从我国养老服务的模式来看,我国主要采取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赡养老年人的传统方式,但是随着老年人数增加,人口流动加快,家庭小型化和子女工作负担加重情况的出现,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养老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大多数的老年人不愿意去院所养老,子女也大都不愿意让老人去养老机构。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老年人对家的安全感的心理需求;二是我国现存的大多数养老机构都被定位为一个社会福利机构,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它不应以盈利为目的,不适用利润最大化的商业运行模式,应由国家财政、社会福利拨款和社会集资支持,并由政府提供质量监控、免费人员培训、行业化管理,用于提高养老机构的质量和水平,解决养老机构的实际问题,保障养老机构服务到位。这就使我国的养老机构很难做到内部硬件设施符合老年人需要,医疗服务有保证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人,尤其是退休前有固定收入、家庭条件较好的老人不愿去、子女不放心老人去的关键原因。在收入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养老机构的收费对于是否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的影响已经且必将越来越弱。
三、对市场化养老机构的需求
(一)中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导致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增加
中部省区一直以来都是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加之中部高等教育业不够发达,每年高考大量考生去外省就读,毕业之后直接在外地就业,导致中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与子女分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才出生的80、90后正逐步成长为新一代的主要青年劳动力,而他们身上的老年人赡养义务也是十分繁重。与父母相隔异地,同时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这是很多出生成长在中部的青年人所面临的问题。
(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对养老场所提出更高要求
人过中年之后身体便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体重开始增加、头发开始灰白、牙齿开始松动、肌肉开始松弛,这些表面的变化预示着衰老的开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机能也开始发生变化,老年人在听力、视力、洗澡、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尤以步行能力下降最快,上下楼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大障碍。因此他们开始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经常活动的空间内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多的设备,合理地布置居室并使室内家具设备具有与老年人相当的尺度、减小高度差等。以国家拨款为支柱的福利性养老机构很难满足这些细致的要求,因为其投入毕竟是有限的。
(三)收入状况的改善使得对现代养老机构的条件更加看重
现在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退休问题的老年人,已和再老一辈的革命前辈们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有相对稳定
关键词:中部中小城市;江西上饶;竞争优势;城市养老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预测,从1950-2025年的75年中,世界老年人口以平均2.4%速度增长,我国从1990年后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此外,发达国家人口结构向老龄化过渡一般经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8年。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消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当务之急。
二、养老机构现状
老年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部分。资金保障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保证,服务保障为老年人提供设施和服务。从我国养老服务的模式来看,我国主要采取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赡养老年人的传统方式,但是随着老年人数增加,人口流动加快,家庭小型化和子女工作负担加重情况的出现,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养老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大多数的老年人不愿意去院所养老,子女也大都不愿意让老人去养老机构。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老年人对家的安全感的心理需求;二是我国现存的大多数养老机构都被定位为一个社会福利机构,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它不应以盈利为目的,不适用利润最大化的商业运行模式,应由国家财政、社会福利拨款和社会集资支持,并由政府提供质量监控、免费人员培训、行业化管理,用于提高养老机构的质量和水平,解决养老机构的实际问题,保障养老机构服务到位。这就使我国的养老机构很难做到内部硬件设施符合老年人需要,医疗服务有保证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人,尤其是退休前有固定收入、家庭条件较好的老人不愿去、子女不放心老人去的关键原因。在收入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养老机构的收费对于是否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的影响已经且必将越来越弱。
三、对市场化养老机构的需求
(一)中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导致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增加
中部省区一直以来都是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加之中部高等教育业不够发达,每年高考大量考生去外省就读,毕业之后直接在外地就业,导致中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与子女分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才出生的80、90后正逐步成长为新一代的主要青年劳动力,而他们身上的老年人赡养义务也是十分繁重。与父母相隔异地,同时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这是很多出生成长在中部的青年人所面临的问题。
(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对养老场所提出更高要求
人过中年之后身体便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体重开始增加、头发开始灰白、牙齿开始松动、肌肉开始松弛,这些表面的变化预示着衰老的开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机能也开始发生变化,老年人在听力、视力、洗澡、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尤以步行能力下降最快,上下楼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大障碍。因此他们开始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经常活动的空间内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多的设备,合理地布置居室并使室内家具设备具有与老年人相当的尺度、减小高度差等。以国家拨款为支柱的福利性养老机构很难满足这些细致的要求,因为其投入毕竟是有限的。
(三)收入状况的改善使得对现代养老机构的条件更加看重
现在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退休问题的老年人,已和再老一辈的革命前辈们不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有相对稳定
关于市场化养老经济发展潜力的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下一篇:加大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刻不容缓
本文2010-08-18 10:02:2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192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