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的成长机制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092下载207次收藏

    摘要:我国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其主要竞争优势是低成本,尚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我国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快速成长的效应及其网络机制,同时提出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家族企业;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效应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产品集中生产,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大量聚集的现象。
 
    从世界范围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它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并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日渐形成的前提下,并伴随着工业现代化,逐步向着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迈进。
 
    二、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且大多集中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轻工业中,重工业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点较为明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主要是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数量有限。总体上看,由于产业规模小、专业化层次低、产业链不完善、熟练技术工人缺乏、诚信水平不高、金融担保和公共配套体系薄弱等因素,导致了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即一种低层次的竞争优势,主要以低成本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型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作为集群竞争优势的支撑。因此,就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发展而言,大多数集群还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而作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实际上,这就凸现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势缺口,即:一方面是产业集群的大量出现,另一方面又是以低成本型集群为主,所谓的“集群效应”只是停留在低成本层面。
 
    三、我国家族企业区产业集群形成的效应及机制分析
 
    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初期, “能人示范”效应通常就表现得比较明显,即乡镇中的一些“能人”,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首先成功地创立了某一类企业,在这之后它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经验就会通过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各种非正式的信息渠道传递给其他人,他们也就通过模仿性的学习,“干中学”、“面对面”交流,进入这类产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邻里看样,村镇模仿”。再如,“协调效应”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关系取向向下的分工协调。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与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相互交织和渗透,构成了我国集群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协调”的基础,形成了所谓的关系专用性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提高交易的效率。又如,“适应性预期效应”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通常就表现为对先行者的追随。当先行者获得了某种“先行者收益”之后,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家族企业产业集群区的成长机制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