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坚持科学发展观 合理规划水电资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05下载276次收藏

    和谐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意味着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统一。良好的生态结构,健全的生命维持系统,丰富的自然资源,乃是人类健康生活、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我们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有之义。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天人互惠共生的意识,把人与自然的协同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了生态思维互利型的价值取向,主张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水电资源开发与管理,涉及的就是人和资源的关系问题,基于生态观的水电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意义重大。
 
    一、规划水电资源开发应符合生态观
 
    生态学概念是德国博物学家e·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的。生态学特指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思维的形成和100多年来生态学在实践中的长足发展直接相关。生态思维揭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统一性、丰富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它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济,开启了一种新的整体论思维方式。
 
    作为生态文明中孕生的一种根本不同于本体思维的新的思维方式,生态思维超越了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二分、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定向,把对局部的思考纳入到对整体的思考之中,遵循着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模式,强调世界是以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方式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关联、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物质转换、能量流动、信息沟通的多样性运动错综缠结、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这里的“生态”,不仅包括生物群落与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而且包括地理大区域生态系统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尽管人类社会在与自然界变换过程中显示出的目的性、中介性和复杂性及其变换结果,即自然的人化、信息的符号化和能量的社会化表现了人类社会的超自组织性,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自我调节的功能相适应才能得以持续下去。因此,从生态思维审视,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必须能动地规划利用自然水电资源,同时,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存在应该珍惜养育着人类的自然界,在水电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要自觉地承担起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责任,并且要从规划时做起。
 
    二、合理规划水电资源,要以人为本开发
 
    传统的水电发展思路是完全从经济增长的观点对待水电事业的,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按照这种发展思路,水电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管理完全着眼于和服从于经济收益。而科学的水电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综合的、具有立体思维理念的发展观。它着眼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仅体现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特征,而且有效地提升了人的生态思维,确立了生态思维方式的现代意蕴。
 
    人类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物种利益的代表,作为生态系统的引导者、调控者和建设者,应该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整体价值观,将人的主体性、人自身的发展纳入到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充分认识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多重意义与价值,高度重视自然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进化。人类只有顺应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所表现出来的天然价值,才能利用和提升自然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提高能源和水电资源利用率,改善自然环境和生物生存适宜度,从而既满足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科学发展观追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内蕴着对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基本原理的运用,又充分体现了生态整体的逻辑视角,凸显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社会整体利益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协调发展强调社会发展诸要素有关联性和有序性,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谋求经济增长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良性互动、协同共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坚持科学发展观 合理规划水电资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