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03下载259次收藏

    摘要:文章对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目标定位、设置原则、要素架构、实施机制,以及必须全员参与,进行全过程的内部控制等进行了解读。旨在对企业更好地按照《基本规范》要求,尽快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目标;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
 
    2008年6月28日五部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文,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小企业和其他企业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这是继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实施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
 
    《基本规范》既借鉴国际惯例,以极其开放的态度,广泛吸取了国际范围内有关内控的多项有益成果。又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吸取我国经济管理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国际要求和我国实际相互协调的内部控制强制性要求。确定了我国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设计原则、要素架构和实施机制。可以自豪地说,《基本规范》在拥有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等效强制力的同时,比其对企业内控要求更加具体详细;在拥有与美国coso报告同样的内控框架效用的同时,比其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定位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目标定位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这一高度上。
 
    (一)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去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促进资产安全完整
 
    资产安全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良好的内部控制应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三)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标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销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只有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才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四)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这一目标它要求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业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五)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这一目的它要求企业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
 
    《基本规范》确定的这一内部控制目标,既借鉴了国际上有关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又立足于我国国情。既遵循了适当的前瞻性和发展性,又考虑了《基本规范》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且将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仅是静态的制度。完全克服了以往我国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定位在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防错纠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与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方面的局限性。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原则
 
    《基本规范》确定了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5项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机构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