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燃油税补贴比较分析
摘要:2009年1月起,国家开征燃油税,燃油税的开征将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负担,有必要进行燃油税补贴。文章比较了燃油税的直接和间接两种补贴方式,分析了间接补贴的诸种不利,指出直接补贴制度运行涉及信息费用和监督费用两项成本,当制度成本可控情况下,建议燃油税补贴采取以农机部门为主导的直接补贴形式,并说明了补贴运作的可行性。
关键词:燃油税;补贴
从2009年1月1月起,国家计划取消养路费、运管费等6项收费,开征燃油税,实现由费改税的转变,建立按消耗燃油量纳税的运行体制。农业是燃油的消耗大户,目前我国农业用油80%是用于农业田间作业、灌溉和发电等,不应负担燃油税,若统一征收燃油税,农业生产成本将明显增高,农民负担必将增加,因此有必要进行燃油补贴,目前存在直接补贴(直接对农机进行补贴)和间接补贴(通过对农户补贴而间接补贴农机)两种补贴争论。
一、燃油税补贴实质是对农机进行补贴的问题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4635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76879万千瓦,拥有各种类型拖拉机1834万台,分别比1995年增长180%、115%、98%,收割、排灌、农副产品加工等机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2007年全国机耕面积7172万公顷,机械化脱粒粮食43650万吨,机械排灌面积4889万公顷,农业机械运输作业量1685亿吨公里,农副产品初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作业值2618亿元。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2.7%。对农机耗油进行合理补贴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进程,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意义重大。
燃油税补偿对象:自有自用的农机户;以农业机械为手段提供农田作业服务的农机大户、专业户、公司制企业;各种所有制的农场、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等,拥有农业机械并提供农机服务的企业、业主。补偿重点是:农机耕整、插(播)作业;机械化植保和化肥深施等农田作业;以燃油为动力的农业排涝、提灌、节水灌溉作业;农产品收获、运输、干燥和加工作业;农业生产性运输作业等。补贴方式:燃油税补贴涉及到对农机耗油进行直接补贴和通过对农户种粮量补贴而间接补贴农机作业两种补贴方式,两种方式各自具备不同的优缺点,对补贴制度有效运行的影响迥异。
二、燃油税间接补贴缺憾表现
间接补贴,即按人口、土地进行补偿。“在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实施后,如果当年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引起农民种粮支出增加,中央财政将把这部分补贴纳入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通过财政已经建立的对农民的直补渠道,把补贴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也就是使种粮农民手中的补贴通过市场机制自然流向农机户。其优点是交易费用低,容易操作,但问题也很多。
(一)补贴不合理
燃油税补贴的间接补贴方式要求农机作业与粮食生产完全对应,这就产生了6方面的问题:
1、农机作业存在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环节,仅仅依靠粮食产量核定农机作业量进而确定补贴量很困难。
2、影响粮食产量因素很多,因气候、种子、灾害、管理造成的粮食减产,并不减少农机作业量,按粮食产量对农机作业进行燃油补贴意味着补贴不足。
3、农机作业涉及粮食、棉花、蔬菜、加工、运输、排灌等多个方面,粮食生产仅是一个方面,粮食综合直补农机燃油税显然不充分。
4、按照出售粮食数量进行补贴是大趋势,于是没有进入流通环节而直接消费的粮食所含的农机作业补贴就无法保证实现。
5、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示范作业不生产粮食,补贴无处兑现。
6、将农机作业不应负担的燃油税资金补偿到不用农机作业的农民、土地或农产品上,其后果是农机作业负担增加,而不用农机的得到补偿,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二)补贴影响社会福利
燃油税补贴是一种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业投入品补贴是指政府为扶持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资料,如电力、燃料、农机、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其目标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刺激农业生产以增加产品的供给,稳定生产者收入,使本国农产品具有同国外农产品竞争的能力
关键词:燃油税;补贴
从2009年1月1月起,国家计划取消养路费、运管费等6项收费,开征燃油税,实现由费改税的转变,建立按消耗燃油量纳税的运行体制。农业是燃油的消耗大户,目前我国农业用油80%是用于农业田间作业、灌溉和发电等,不应负担燃油税,若统一征收燃油税,农业生产成本将明显增高,农民负担必将增加,因此有必要进行燃油补贴,目前存在直接补贴(直接对农机进行补贴)和间接补贴(通过对农户补贴而间接补贴农机)两种补贴争论。
一、燃油税补贴实质是对农机进行补贴的问题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4635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76879万千瓦,拥有各种类型拖拉机1834万台,分别比1995年增长180%、115%、98%,收割、排灌、农副产品加工等机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2007年全国机耕面积7172万公顷,机械化脱粒粮食43650万吨,机械排灌面积4889万公顷,农业机械运输作业量1685亿吨公里,农副产品初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作业值2618亿元。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2.7%。对农机耗油进行合理补贴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进程,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意义重大。
燃油税补偿对象:自有自用的农机户;以农业机械为手段提供农田作业服务的农机大户、专业户、公司制企业;各种所有制的农场、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等,拥有农业机械并提供农机服务的企业、业主。补偿重点是:农机耕整、插(播)作业;机械化植保和化肥深施等农田作业;以燃油为动力的农业排涝、提灌、节水灌溉作业;农产品收获、运输、干燥和加工作业;农业生产性运输作业等。补贴方式:燃油税补贴涉及到对农机耗油进行直接补贴和通过对农户种粮量补贴而间接补贴农机作业两种补贴方式,两种方式各自具备不同的优缺点,对补贴制度有效运行的影响迥异。
二、燃油税间接补贴缺憾表现
间接补贴,即按人口、土地进行补偿。“在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实施后,如果当年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引起农民种粮支出增加,中央财政将把这部分补贴纳入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通过财政已经建立的对农民的直补渠道,把补贴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也就是使种粮农民手中的补贴通过市场机制自然流向农机户。其优点是交易费用低,容易操作,但问题也很多。
(一)补贴不合理
燃油税补贴的间接补贴方式要求农机作业与粮食生产完全对应,这就产生了6方面的问题:
1、农机作业存在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环节,仅仅依靠粮食产量核定农机作业量进而确定补贴量很困难。
2、影响粮食产量因素很多,因气候、种子、灾害、管理造成的粮食减产,并不减少农机作业量,按粮食产量对农机作业进行燃油补贴意味着补贴不足。
3、农机作业涉及粮食、棉花、蔬菜、加工、运输、排灌等多个方面,粮食生产仅是一个方面,粮食综合直补农机燃油税显然不充分。
4、按照出售粮食数量进行补贴是大趋势,于是没有进入流通环节而直接消费的粮食所含的农机作业补贴就无法保证实现。
5、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示范作业不生产粮食,补贴无处兑现。
6、将农机作业不应负担的燃油税资金补偿到不用农机作业的农民、土地或农产品上,其后果是农机作业负担增加,而不用农机的得到补偿,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二)补贴影响社会福利
燃油税补贴是一种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业投入品补贴是指政府为扶持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资料,如电力、燃料、农机、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其目标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刺激农业生产以增加产品的供给,稳定生产者收入,使本国农产品具有同国外农产品竞争的能力
农业燃油税补贴比较分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现实路径选择下一篇:弘扬红旗渠精神 永葆党的先进性
本文2010-08-18 10:01:3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179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