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公开审理党纪政纪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8-17浏览:2752下载232次收藏

党纪政纪案件公开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审理部门、监察部门、被调查人员和其他人员共同参与,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二十四字”办案基本要求,对部分违纪案件进行审核的活动。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了纪检监察系统,并产生了“谁来监督纪委办案、如何监督、案件质量有无保证”等疑问。我市在按照广安市党纪政纪案件公开审理制度执行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案件公开审理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2005年来,我们按照上级纪委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大胆开展形式多样的案件审理工作,使我市的案件审理工作由过去的“背靠背”审理转变为现在的“面对面”沟通论辩,实践表明,对部分党政纪案件实行有条件的公开审理,不但可行,而且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党政纪案件公开审理是扩大党内民主,推行党(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

在党政纪案件公开审理中,让当事人(助辩人)、涉案单位的领导、案件陪审员、人大代表等各方面人员共同参与,经主持人允许,参与者都可以对案情进行咨询、辩论,还可以为当事人作证。只要符合事实,有理有据,审理人员予以认定,并写入审理报告,为常委会或局长办公会讨论案件的处分决定提供参考依据。这样做让参与者既能了解案情,又能监督办案人员秉公执纪,还能接受以案论纪的教育,使党纪政纪案件的查审工作步入刚性化、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轨道,增强了纪检监察机关的亲和力。

2、党政纪案件公开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接受群众及社会监督的有效途径

案件的公开审理,实质是调查方、审理方和当事人(助辩人)在一定范围内,各自围绕事实、证据、定性和法定程序进行公开的质证辩论。不仅改变了以往查审监督、查审制约的某些被动性和局限性,而且还发挥了对查审双方的共同监督、制约作用。公开审理的过程就是调查人员和审理人员自觉接受群众及社会监督的过程,无论是对错误事实的认定,还是对错误性质的认定,都是在“阳光”下操作的,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观臆断、误查误断。

3、党政纪案件公开审理是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执纪能力的内在要求

为了在公开审理中提问做到“有的放矢”,回答做到“有理有据”,查审双方事前对整个案情反复推敲琢磨,对主要证据要了如指掌,对相关证据要胸有成竹,对案件薄弱环节和容易引起异议的问题有所把握,对可能发生的具体争议有分析、有研究、有准备,对涉及案件的党政纪条规、法定程序必须熟记于心,对当事人及助辩人的发问,回答能从容应对。通过公开审理,查审人员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储备、业务水平、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从而极大地促进纪检监察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复合型的办案人员。

4、党政纪案件公开审理是深化以案论纪教育的大课堂

公开审理中,在场人员对案件查审的程序,对错误事实,定性及依据的党政纪条规有了充分了解,真正接受了一次面对面的直接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为以案论纪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因此,每举行一次公开审理,就等于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而又切合实际的党政纪条规和党性修养教育课,发挥了案件查处的综合效应。

二、当前案件公开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公开审理认识还不够到位,积极性不高。一是不少同志包括部分领导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公开审理党纪政纪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