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旧城改造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0-08-07浏览:2305下载286次收藏

县城不是扩大的乡镇,要把县城作为城市来规划建设。县是最实的经济社会体,在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更加主动有为,更加注重战略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一、拓宽工作思路

旧城改造相对于新区建设而言,是指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城市规划的要求,实施旧有城市基础设施的拓展、改造,工矿、企业、商贸和房屋建筑物的拆迁与重建,绿地与公共文教娱乐场所的改扩增建等行为。旧城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看待,它绝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拆低建高,绝不是单纯的房地产开发,而是要通过改造进一步盘活城市资源,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城市居民收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一,统筹处理旧城改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要通过实施旧城改造,加大投资,刺激需求,创造商机,拉动工业、建筑业、建材业、房地产业及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旧城改造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旧城改造的决策形成后,要认真规划城镇业态,把旧城改造与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要坚持城镇化工业化联动,加快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步伐,依托重点工业园区布局城镇,依托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做到工业与城镇发展统一规划、配套建设。要积极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信息、房地产等服务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兴旺。要着眼于改善投资环境,一个城市的形象,就是一个地方的脸面,决定着投资吸引力,左右着商贸人气,要通过旧城改造,真正增强城市活力和魅力,招徕更多的企业和商家。同时,实施旧城改造时,还要充分考虑工业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等安置房源需求,让拆迁户在项目需要时搬得出、住得下,促使建设项目早启动、早见效,避免另外修建安置区,并节约过渡费支出。

第二,统筹处理旧城改造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旧城区的道路、绿化、排水等市政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往往不配套,商业综合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很多地方可能就是工矿棚户区。同时,旧城区居民往往收入较低,生活质量不高。通过旧城改造,就要做到谋利于民,还利于民,造福于民。要统筹移民、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各种政策,将各种政策用足、用活、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对群众利益的保障作用。要整合好项目,尽量与保障性安居住房、棚户区改造、生态市(县)建设、土地开发与整理等项目整合起来,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资金,扎实做好城市水、电、气、通讯、教育、文化、交通、绿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增强城市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居民拆迁后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让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三,统筹处理旧城改造中“保护”与“更新”的关系。保护强调的是历史性与传统形态,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新强调的是时代性与城市功能,它所代表的是现代文明与进步。要特别注重兼顾历史景观的真实性与人类活动的适宜性,通过旧城改造,改出一片新城区,改出一片新业态,改出一片新景观,努力提升城市品位。要注重历史传承。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建设越久远,历史沉淀越厚实,其传统历史街区的价值也就越高。如,法国在旧城改造中,共有12600处古迹和21300座历史性建筑物受到法律保护,其中大多数是城堡、庄园、宅第和教堂。还有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青岛的里弄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及建筑艺术价值,这些建筑在当地旧城改造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然,保护并不是一切原封不动,关键是旧城改造要有保护的理念,使城市历史在旧城改造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搞好科学规划

城市规划对于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探索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合理布局,提高城市产业水平和经济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旧城改造尤其要搞好规划设计。

第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旧城改造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