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交通局建立通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经验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0-08-02浏览:2202下载232次收藏

紧贴实际 拓宽渠道 建立通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  

   我们xx镇位于xx市西北部,全镇17个行政村,8328户,3.7万人,国土面积116平方公里。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镇农村公路从2004年启动,到2008年共建设农村公路 79.19公里 ,其中乡级养护里程 63.19公里 。近年来,我镇立足制度抓管理,立足机制抓长效,立足保障抓资金,立足考核抓质量,确保了村级公路管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实现了全镇通村公路年平均好路率90%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上下联动抓养护  

随着通村公路补助政策的出台,山区农民建设通村公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镇通村公路建设里程大幅增加,一方面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为镇村养护提出了一大难题。如果养护搞不好就会导致“一年修,二年丢,三年变成放水沟”。通村公路的投资都是在外经商老板私人捐款和群众集资完成的,公路的保养普遍关注,道路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利益。随着通村公路建管养责任主体的下移,镇村两级首当其冲,责任不可推卸。为此,我们把制度建设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在市政府出台的《xx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xx镇通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xx镇通村公路养护管理规章》、《xx镇通村公路养护质量标》。使我镇养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将养护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2006年起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以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所在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通村公路管护专班,换人不换岗,一直不间断。在此基础上每村根据线路里程,养护人在家劳动力、责任心以及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25名养护人员。每年开年,镇政府集中培训,宣传政策,明确责任范围、养护标准和质量要求,并签订养护合同,不断提高养护技能,强化养护责任。在通村公路沿线聘请社会监督人员15人,保障日常养护工作有专人落实,有信息反馈,有社会监督,形成了一个上下联动的管护网络。  

二、拓宽渠道,筹措资金破难题  

为了筹集到足够的养护资金,我们按照“办多少事,找多少钱”的思路,探索了资金筹措、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  

(一)资金筹措注重一个“广”字。一是“五个一点”聚资金,即:向上争一点、部门帮一点、财政挤一点、社会捐一点、专项议一点。通过这“五个一点”,形成了社会各界筹资养路的新格局。二是“三权出让”筹资金。将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经营权、冠名权三权捆绑出让,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养护资金问题。具体采取三种途径:“三权合一拍卖”,就是将道路养护权、行道树经营权、冠名权结合起来拍卖,养护 一公里 道路,经营一公路路旁树,经营收入弥补养护费用;“两权分离拍卖”,就是将道路养护与行道树分开拍卖,行道树经营收入按集体个人五五分成,集体将行道树收入存入村级公路养护专项经费;“保留一权卖一权”,就是村集体保留行道树的经营权,拍卖公路养护权,专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交通局建立通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