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磷化工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xx市“十二五”磷化工行业发展规划
一、全市磷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2009年底全市磷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2家,职工人数26000余人。其中,龙头骨干企业7家。全市磷化工行业的主导产品:磷酸氢钙年生产能力8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年生产能力 10万吨;磷肥年生产能力37万吨;合成氨年生产能力10万吨;碳铵年生产能力 20万吨;黄磷年生产能力3.5万吨;磷酸一铵、二铵工业级6万吨;磷酸一铵农业级13万吨;硫酸年生产能力95万吨。
xx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是全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探明储量约2.35亿吨,其中80-90%集中在xx。我市磷矿资源经50余年的开采,2005年末经省地矿局审定,我市辖区磷矿资源保有储量7254.6万吨(矿权登记储量)。目前我市磷矿企业28户(以矿权证统计),2005年度辖区企业磷矿石产量378万吨(德阳市属企业清平磷矿产能100万吨/年,天池煤矿产能35万吨/年),其中xx辖区销售250万吨左右,市外销售约130万吨。德阳市属企业四川省清平磷矿,德阳市天池集团公司等企业是外销什邡、广汉等外企业及德阳市外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年约60-80万吨。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磷矿石开采规模以上企业14家。
2009年磷化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47129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40283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1098万元;实现利税 52400万元。
我市化工行业主要以磷化工产业为主,磷化工产业占化工行业80%以上。从磷矿开采到黄磷、磷复肥、磷酸盐及其它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形成了磷化工产业链。由于地震造成了磷矿开采企业不同程度损毁,部分磷矿开采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全面复产,致使给下游相关受损磷化工企业生产恢复带来原料不足的困境。目前,磷矿开采企业正加紧恢复重建,磷化工企业也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积极恢复重建和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是我市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十二五”期间磷化工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以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我市磷化工产业的灾后重建速度。通过磷矿资源的整合,实现磷矿石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磷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升级;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磷化工产业的升级换代;通过磷化工项目的集中发展,实现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xx磷化工行业 “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将恢复生产和磷化工资源整合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保护性有序利用和综合利用;
2、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实现磷化工产业的升级换代;
3、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十二、五”期间磷化工行业发展目标
我市磷化工行业到2015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1489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233000万元;实现利润 90000 万元;实现利税 150000 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 20 %以上的速度递增。
通过5年的努力发展,到2015年基本实现磷化工经济的增长方式从外延的粗放式经营转变到内涵集约化经营上来;坚持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龙头磷钛化工企业,从整体上提升xx磷化工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把我市建成重要的磷化工基地。
三、磷化工行业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矿山企业结构不合理,小型矿山仍居多,开采水平不高、回采率不高,造成资源利用水平低。以磷矿石资源为依托的磷化工企业,除了实力雄厚的“龙蟒”集团之外,大多是资产实力弱、技术水平低的以磷矿初加工为主的小企业。各磷矿企业之间又存在集中度低、布局分散等问题。这些小企业之间无序竞争,造成了磷矿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使得以磷矿资源为依托的磷化工产业发展水平低、发展缓慢。
2、磷化工企业规模大多偏小、产品相同或相似率高、装置分散、整体的技术含量不高、部分工艺设施落后,对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投入不够,造成我市磷化工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
3、磷矿资源储量偏少,磷矿山品位偏低,低品位矿石比重太大,低品位矿石的开发利用滞后。磷矿资源中低品位比重大,影响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再加上不够重视中、低品位选矿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磷矿资源后备不足,磷化工原料供应紧缺;
&
市磷化工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本文2010-07-29 23:05:25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