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
检察机关百分之八十的干警在基层,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在基层。在我市检察机关中,基层检察院的机构、人员和业务量均占到80%以上。基层院建设如何,关键看人才,而基层检察院人才素质的状况,又明显影响着检察工作的开展,影响到检察事业的发展。最近,我们采取解剖分析和考察了解的方法,专门对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人才问题进行了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已基本形成,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关键,还是在于人才的专业化建设。换而言之,攻难克艰的骨干人才不足,仍是制约基层检察院发展的瓶颈。
一、当前影响基层院建设的人才问题
活是人干的,事是人办的。要把事干好,人才不能少。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期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加强检察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基层检察院处于检察工作的最前沿,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当前,基层检察院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检察事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人才方面。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共有37人,40岁以下的有7人,只占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总人员数的18.9%,年轻干部比例少;法学专业研究生3人,只占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总人员数的8.1%,高学历法律专业人才少;首次任职非检察工作,半路出家从事检察工作的有21人,占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总人员数的56.8%,系统接受法律高等教育始终从事检察工作的专家型领导少。
2、学历教育方面。2003年至2006年,基层检察院共新招录本科生和研究生72名,占检察干部总人数19.1%,加上近年来在职就读党校、自学、电大毕业的干部,使检察干警学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由于近年来新招录本科生和研究生多,一方面提升了检察干警的法律素质,但由于要参加司法考试,同时也加大了在职干警的工作负担。2003年至2006年,全市司法考试平均通过率为30.2%,这个比例虽然高于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17个百分点,但与检察官队伍的实际需要还有距离,有的已参加了4次司法考试,都未能通过,目前,全市近5年来新招录本科生和研究生未能通过司法考试的干警63名,这个数字还在逐年扩大。全市基层检察院还有128公务员不具备检察官身份,占人员总数的34.1%。检察官和非检察官搭配办案的情况在基层院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3、专业知识方面。基层检察院干警中,经法律专业正规学习的只有116人,占人员总数的30.9%。尽管学历结构和文化程度有很大改善和提高,但不少基层检察干警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水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检察工作的需要。一是新招录检察人员未经过正规检察业务的专业培养,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检察专业知识,对检察业务缺乏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凭老同志的是非标准和工作经验进行传帮带,在办案中对照法条办案的不在少数。二是检察人员对实践中接触和使用较多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比较熟悉,对民法、民事诉讼法、金融、证券、公司、保险、房地产等法律法规知识掌握较少,特别对医药、化工、财税商务、电子信息、涉外贸易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及经营规则感到陌生。
4、办案能力方面。不少基层检察院干警知识结构较单一,司法文秘、司法会计、司法鉴定等检察技术人才缺乏,特别是自侦线上攻难克艰的骨干人才缺乏,不少招录的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文凭虽高,但书生气较重,不宜在自侦线上办案,要独立查办自侦案件,还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宣传文秘工作上,人手不足或青黄不接,有的基层检察院从事检察文字工作的干警在同一个岗位上久居难退。有的基层院在查办自侦案件时,涉及财会经济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内容时不能熟练操作甚至不能操作,影响了案件查办。还有不少干警计算机知识缺乏,难以适应现代检察工作的要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院的建设。
5、理论研究方面。基层检察院干警在日常的检察实践中接触各类案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因此,基层检察院不光是要办案,也要加强调研,及时总结办案经验,发现存在问题,研究对策,以作为上级机关决策的依据。但是,目前基层检察院存在的倾向是重办案、轻调研,在业务工作中重视法律条文的运用,轻视对法理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基层院的检察业务科室反映动态的数字材料多,深层次调研材料少。检察研究型人才少,81.3%的干警没有公开发表过理论研究文章,整体理论基础薄弱,理论指导作用发挥不全面。
6、年龄结构方面。一是基层检察院干警的年龄结构大体合理,即:35岁以下的共有103名,占人员总数的27.4%;35岁至45岁有137人,占人员总数的36.4%;45岁以上的人员有136人,占36.2%。基本形成年龄结构的梯次配备。二是检察官队伍年龄有老化趋势,中青年特别是35岁以下的检察官不多,只占检察官总数的14.3%。有二个基层检察院35岁以下的检察官不足10%,长此以往,将出现基层检察官队伍断层,不利于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
7、工作压力方面。基层检察院除了要开展正常的检察业务工作外,还要按照当地党委的要求,同时承担着很多非检察业务方面的工作,如负责平安建设、综合治理、项目推进、信访工作、新农村建设等,并经常借用和抽调检察干警,使原本就检察资源不足的基层检察院办案力量更趋紧张。正常的检察业务工作近年逐步攀升,批捕、公诉每年业务量平均增加20%以上,文字材料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以基层检察院办公室为例,1986年平均书面材料126份,2006年平均书面材料638份,20年增加5倍多;承担了信息、统计、档案、宣传、调研与理论研究等六项考核。基层检察干警人均年休假仅8.2天,不足标准假期的一半。
8、干警待遇方面。基层检察院干警工作、战斗在检察机关的最基层,他们工作清苦,与同地区公务人员相比,收入少,待遇不高,平均约少10%以上。有部分检察干警家属下岗或没有工作,有部分干警子女就业有困难。同时,由于检察机关即上下、内外交流机会少,导致干部职级偏低,基层检察院干警干了一生也只能是个主任科员。甚至有的认为当干警不如当司机,干检察官不如干法警,在办案一线不如在一些工作相对轻松但有补贴的部门。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历史条件造成的影响。当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主要来自于
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
本文2010-07-29 10:58:3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