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0-07-27浏览:2795下载245次收藏

xx镇城乡一体化试点方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探索xx跨越发展新路的有益尝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龙潭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在xx镇实施城乡一体化试点镇的相关要求及《中共龙都市委、龙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为促进县城区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特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县城区,是龙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16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22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80678人,其中农业人口60561人;非农业人口20117人;主要居住着汉、彝、苗、傈僳、回、哈尼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7300人。国土面积309.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721.19亩。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烤烟、蚕桑等;经济林果主要有板栗、核桃、大树杨梅、梨、桃等;畜牧业主要以撒坝猪、黑山羊、乌骨鸡养殖为主;野生菌品种达30多种;境内钛、磷、铁、木纹石等资源丰富。近年来,xx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医院、商场、学校、宾馆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俱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长抓不懈,为招商引资、企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龙潭工业园区座落于xx镇崇德、地多、角家营、硝井境内,现已有云铜集团海绵钛、鑫潮矿业石材、瑞安水泥、玖久集团蚕桑加工等多家企业入驻。县城区始终把“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维护稳定、服务全县”作为发展思路,以服从和服务于全县的重点工程为主要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xx镇加大了城镇建设力度,一个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镇在迅速崛起。  

二、城乡一体化试点规划范围及推进方式  

(一)规划范围  

xx镇城乡一体化规划范围包括已建成县城区、城市规划区和目前未列入城市规划的村委会,因此本实施方案所涉及的内容为xx镇309.97平方公里的全部范围。  

(二)推进方式  

根据县城区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xx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将“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同步进行,实现城乡一盘棋,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范畴,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县城”规划体系、城乡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在具体操作上,按照“基础设施建设与拆迁安置同步、产业发展与新型社区建设同步、城市化建设与农民变市民同步”的创新思路统筹发展,以工业园区发展为先导,注重内力培育与外力推动,高度重视政策的制定和引导,结合xx实际,一是城区,使农民享受居民待遇,双享受土地收益和集体经济分配权;二是城郊结合部妥善处理好过渡问题,避免出现无序发展;三是郊区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环境建设工程,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城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  

三、城乡一体化建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工业撬动、城镇带动、投资拉动、开放促动、城乡互动”五大战略目标和要求,坚持“三化”带“三农”方略,以“543”倍增计划为目标,以工业突破为重点,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核心,以转变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根本,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坚持科学谋划,走工业化、城市化转型发展道路,努力把xx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城镇。  

(二)总体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抓好第一要务,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添城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坚持正确处理城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城乡一体化规划范围内要实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发展、政策措施等六大方面的一体化,基本实现经济上城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基本一致;政治上城乡居民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文化上城乡的教育、科技、文体医疗卫生水平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大致相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城乡居民趋向一致,家庭规模、家庭结构、生育观念等也趋于接近。   

(四)主要任务  

1. 城乡规划一体化。科学编制并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城市体系规划、城市社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规划等,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形成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新格局。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要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管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2. 产业布局城乡一体化。产业支撑是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动力。优化城乡产业布局,要从完善城镇功能和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出发,按照节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工业主要布局在崇德工业园区,打造磷化工、建材、矿产品加工等工业基地,逐步形成工业产业集聚区,切实提高城乡工业化水平。在有条件的村(居)委会,搞好农业产业布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养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完善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强力支持。  

3.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乡村路网建设,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加快构建辖区行政村2小时公路交通圈和城区半小时公路交通圈,发挥城区对郊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全面提高通行能力;加强城乡水利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探索水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新途径。重点抓好掌鸠河改造工程、农业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4. 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5. 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村组延伸辐射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村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建立以镇卫生院为核心的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合理布局村卫生室,加强卫生室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体系,加强药品市场管理,保证农村用药经济、安全。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以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重点,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村村通”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地建设乡村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和服务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培育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  

6. 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镇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对本镇籍已登记为“居民户口”人员,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保留,同时依法享有和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及义务。对镇外迁入人员实行准入条件的管理办法,加速城镇人口和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对外地符合政策迁入xx农村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依法享有和履行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及义务。  

实行集约用地政策。对县政府所在地规划区及崇德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居住用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积极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着力探索完善城乡居民房屋统一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居民住宅产权属性和社会功能等同化。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