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思考
关于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体系的思考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服务农民、服务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作为三面环省会的某县,随着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之间的流动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客流量与日俱增,而农村客运也存在许多亟待改革的方面,人民群众对公交一体化的期盼越来越强烈,已经开通的省会城市至通海、省会城市至上五庄、省会城市至多巴公交专线,为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开创了先河。这样,城乡公交一体化就成了解决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问题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一、当前我县农村客运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农村客运现状
我县共有413个行政村,48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就达40万,现有客运班线车170辆,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客运线路为84条,里程为4398公里,日发290班次,日均运送旅客1.6万次。乡镇通客车率达100%,村村通客运班线车率达86% 。县城内公交车15辆,运营里程17公里,出租车57辆。目前,我县农村群众出行乘车主要由三种运力解决,一是农村客运车辆,主要是解决了小南川、共和地区以及各乡镇到县城、各乡镇到省会城市的群众的出行;二是公交车辆,主要是解决了上五庄、拦隆口部分群众以及多巴地区到省会城市沿线群众的出行;三是分布在县内各乡镇及各村的摩的,是县城内部分群众和各乡镇的大部分群众的交通工具。初步建立起的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运输网络,为方便广大群众的出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湟中发展城乡公交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某县交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三农”工作大局,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顺利开通三条公交线路,成为全市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的先行官。
(二)当前我县农村客运存在的问题
1、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尽管近几年来,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相对于农村客运发展的需要而言还比较滞后。我县农村公路等级较差,等外级以下农村公路比例大,虽有国道、省道经过我县境内,但大部分公路等级低,等外路多,抗灾能力弱,道路状况差,部分道路遇上雨天,路面坑坑洼洼,行车极不方便,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因不符合公路等级标准,不具备通行班线车的基本安全要求,造成“行车难”的问题。交通标志、安全设施等相关设施也不够齐备,部分公路还难以达到通行客车的安全条件,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2、运力和运量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由于由于我县农村地域广、人员居住分散、农村人口多以村落形式自然居住,农村集贸市场赶集、散市时间客流相对集中,传统节日如春节期间对运力要求量突然加大,从而造成运量短时间内严重过剩、运力不足。而平时农村人口主要还是处于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产状态之中,流动相对较慢,从而造成运量严重不足,运力过剩,容易导致高峰时间超载、超速等问题的发生。农村客流季节性的明显特征使得客运经营成本增加、效益低,造成农村客运经营者因收益还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不愿加大投入。
3、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制约农村客运发展。在客运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我县农村客运经营者结构较复杂,大多是个体挂靠经营,既有承包经营模式、也有挂靠经营模式。而它们的弊端在于:其一,没有管理组织,无法进行规范管理,实施有效监控,运营处于无序状态;其二,车辆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县农村客运车辆装备水平总体比较落后,绝大多数为普通级客车,且技术水平低,车辆档次差,车型五花八门,车辆陈旧老化,服务设施不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运输服务质量不高。其三,没有固定的站场设施和人员,难于实施车辆定期维修保养,难以保障车辆运行安全。其四,这些客运经营者来自社会各基层,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达不到标准化要求。这些给农村客运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4、非法营运猖獗,严重影响农村客运。一是“黑车”多,一些无营运资格的车辆以非法手段参与到客运市场,与城乡客运车和公交车争客源,而交通运管和公安交警的警力有限,执法手段有限,对非客运车辆载客违章取证难,导致非法营运扰乱正常的客运市场;二是各乡镇普遍存在的“摩的”猖獗地进行旅客运输,不仅给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三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私家车也拥入客运市场形成“顺风车”,“拼车族”,不同程度地扰乱了客运市场营运秩序这些车凭借自身的灵活性、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城乡客运线路上以城乡公交的形式组客合乘的灵活性,严重影响了客运班线车的正常经营。
5、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衔接不畅。由于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分别由具有不同经营资质的企业承运,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这两种运输方式互相排挤的多,相互合作的少,从而导致了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之间相互衔接不畅,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得不到最有效解决。二是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发展存在冲突。由于我县人口密集区的多巴、上五庄、拦隆口等地先后通了公交车,这些地区的农村客运服务范围有所缩减,鉴于城市公交自身的票价等优势,凡是开行城市公交的线路,与其同线的农村客运
关于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思考
本文2010-07-18 22:14:5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994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