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情档案对加强乡镇队伍作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7-14浏览:2327下载150次收藏
民情档案对加强乡镇队伍作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xx县xx乡党委书记
  "走村入户"是乡镇干部的主要工作方式。随着政府"多予、少取、放活"等惠民政策的实施,特别是随着交通、通讯等工具的发展,乡镇干部身上的"硬指标"少了,肩上压力小了,同时乡机关干部坐办公室的多了,"遥控指挥"的多了,一些干部甚至到了农家"进不去、坐不下、谈不拢",干群关系有所疏淡。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一种有效载体,促使乡镇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获取真实、准确、全面的社情民意,更好地服务民生,使干部"身子沉下去,工作有方向,作风树起来",已成为我们基层党委政府亟需思考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4月,xx乡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在浙江省档案局和县档案局的指导下,探索实施了以纸质档案管理为基础,以电子档案管理为目标的"民情档案"制度。实践证明,该项制度的建立对当前加强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一是采集记载民情档案促使干部下村访民情密切联系群众。   从建立"民情档案"制度的实践效果来看,乡干部在进村入户采集民情信息中,就是一个很好的拉近与群众距离的过程。采集记载民情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使乡干部下村了解民情更好地为民生服务。如2007年4月驻村干部施泽溪下村采集民情档案时,了解到杨梅种植户技术缺乏的呼声,引起乡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邀请了仙居县杨梅种植专家来乡讲课,还组织果农前往仙居参观学习,并与仙居县杨梅种植技术研究所、市场营销部门建立了协作关系,推动了"xx杨梅"的生产发展。   民情档案,看似简单却很管用,能够全面、实时、准确地掌握全乡的村情民情。翻开该乡高峰村民情档案动态管理登记表,可以查到柴狗巷自然村的郭进财、龚荷仙夫妇,有两个儿子每年读大学的费用需要4-5万元,前几年老村改造刚建了三间新房,家中负债16万元,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乡领导得知实情后帮助他们进行了助学结对。   在下村过程之中,该乡要求干部必须做好"四勤"。一是腿勤,要多跑。就是要挤出充裕的时间真正沉下去,不能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到村时,既要进干部户,更要走普通农户,不能只窝在村干部家里摸情况。对困难农户,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二是口勤,要多问。要放下架子,多说"心里话",以农民兄弟的身份与农户拉家常、叙旧情。不能就事论事,对"吃穿住行、生老病死"都要问。三是手勤,要多记。把农户反映的实际问题,认认真真地记在"民情簿"上,不要让它成为耳边风。四是脑勤,要多想。就是对已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理性思考,真正把农民群众的"所忧、所盼"归纳提炼出来。通过以上"四勤",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的"知民度",努力让农民群众把乡干部当做家里人看待。   二是掌握熟悉民情档案有助于干部理思路明方向。   民情档案在去年抗击"韦帕"、"罗莎"台风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哪个地方的房子是危房,什么地方容易山体滑坡,哪里住着孤寡老幼,哪里住着残疾行动不便的村民,只要翻开民情档案一查,便一目了然,为防台抢险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灾后重建与再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去年9月19日凌晨1∶40分,冷坑下初坑村进水,乡主要领导与驻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起床,通过核查该村民情档案,发现离行政村所在地10华里盘龙自然村还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民情档案对加强乡镇队伍作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