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太原西山煤炭开采区水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7-12浏览:2736下载148次收藏

太原西山煤炭开采区水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一、西山煤田基本情况
1、煤炭资源及含煤地层
太原西山煤田含煤总面积1598km2,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86.3亿t,保有储量160亿t,占山西省煤炭保有储量的6.4%。煤种有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五个品种,前三种为炼焦用煤,占总储量的55.88%;后两种为非炼焦用煤,占总储量的44.12%。西山煤田品质优良,是我国最大的焦煤生产基地之一。

2、煤炭开采现状
2007年西山煤田有统配煤矿、地方国营煤矿及其它所有制煤矿275座,原煤产量4035万t,比1980年增加了两倍多,比1949年增加了106倍。井田面积总计788.19km2,设计原煤总产量4466万t/a,实际总产量4035万t/a,占全省原煤总产量的9.58%。2010年原煤产量将达到4500万t。按照4500万t/a的生产能力和160亿t的保有储量计算,整个西山煤田的服务年限约266年。

3、矿坑排水现状
经调查, 2007年全省生产煤矿矿坑排水总量约2775万m3,折算平均排水系数为0.7m3/t。太原西山矿务局9大国统煤矿是太原西山煤田开采的主要煤矿,其原煤产量占全部产量的67%;也是矿坑排水量的主要贡献者,其矿坑排水量占全部矿坑排水量的67.3%。另外有些煤矿开采的下组煤(太原组8#、9#煤层)位于奥陶系岩溶水水位之下,以防止突水事故的借口而降压开采深层岩溶水,造成大量岩溶水排放。

二、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1、对地表水的影响
西山煤田处于中、低山丘陵地带,水系发育。20世纪六、七十年代煤炭大规模开采前,沟中由于有裂隙渗泉、小溪常流、河清山绿。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采空区面积不断扩大,采空区导水裂隙带和地面沉陷范围也随之扩大,与地表水发生水力联系,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导致流域内地表径流减少。

另一方面采空塌陷及新增地下贮水空间(采空区)使得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径排特征发生改变,天然基流减少转化为矿坑水,改变了地下水系统对径流的调蓄作用,流域内地面径流的动态规律不再只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调蓄作用控制,它还要受矿坑排水动态及疏干含水层静储量的影响。这也使得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更加不均衡。资料表明:太原西山矿区南部的风峪沟水文站,80年代前,流域环境和水文下垫面条件基本处于天然状态。1976~1984年的降水量与径流深资料之间,呈现为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86,适应了自然状态流域水文下垫面条件稳定、产流显著的特征。而1986煤炭大规模开采后,降水产流量与原有产流规律不再相符。如处于冶峪沟中游的官地、西峪煤矿,60年代初具规模,80年代开采达到高峰。冶峪沟下游的董茹水文站监测资料表明:1958年降水量532.8mm,地表径流深为31.7mm,1996年降水量564.5mm,地表径流深为5.8m,表明煤炭开采量增大,对地表径流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大量的矿坑污水不仅严重污染了流域内地表水,还可能通过渗漏污染地下水。

2、对地下水的影响
煤矿开采使上部含水层发生应力形变,产生塌陷、裂缝加强了上、下岩层间的水力联系,改变了降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和地下水径流特征。天然状态下煤、水共存于一个地质体中,各自有其赋存条件及变化规律。但在矿山开发与地质勘探,布设的纵横交错的勘探孔,施工的竖井、斜井、巷道,不同的采掘面、采掘深度以及采空区,使得矿区煤系地层裂隙水、上覆松散岩类孔隙水和下伏碳酸盐岩岩溶水相互贯通,改变了原有的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太原西山煤炭开采区水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