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我市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思考(三查三看辅导材料)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7-12浏览:2542下载196次收藏

 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向作出了重大决策,要求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这个决策,意义非常重大,影响非常深远。下面,结合对xx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性

  (一)转方式、调结构是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变革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第三次变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次变革是形势和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发展依靠以出口型经济为主导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形势下,必然要开辟新的路径,走新的发展路子,必然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变革,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我国经济总量的60%来自于出口,只要国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国内经济就问题不断,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就是“寰球同此凉热”。2008年下半年以来,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由于党中央、国务院见事早、行动快、应对措施有力,对中国的影响不太大,但危机来得之快,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之快,仍然让许多地方感到无所适从。其原因就在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需求市场发生了变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需求萎缩,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路紧缩,外需不足,导致产品滞销,大部分以出口产品为主导的企业、工厂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从而影响整个国内经济。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如果没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没有一揽子扩大内需、积极发展的激励政策,没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重点领域的投资来拉动内需,解决外需不足的突出矛盾,我国经济不可能这么快复苏。但是,如果国际市场环境继续恶化,仍然采取这个措施,通货膨胀等问题又将伴随产生,使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论是美国还是欧盟,一方面对我国出口产品以质量、价格等问题为借口采取限制措施;另一方面,又倡导提高国民储蓄率。这样整个国际市场的对外需求恢复进度就会更慢。因此,以出口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

  (二)转方式、调结构是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过去,我国经济主要依靠高资源消耗来实现快速增长。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都比较低,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在世界上是比较大的,单位gdp能耗也比较高。随着能源紧张,国际资源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改变。

  (三)转方式、调结构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环境影响的重视不够,一些方的环境已经急剧恶化,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改变。

  (四)转方式、调结构是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一直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成为世界加工厂工。但我们处于加工制造业的底端,不是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是靠研发、科技软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而是靠来料加工,靠低廉的劳动力形成产品竞争力。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是,钱都被发达国家赚掉了,我们只赚取了廉价的加工费。现实情况是产品都由中国制造,品牌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都是套牌、贴牌来的,这方面占出口经济份额中的90%。因此,党中央在审时度势后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下决心调整结构,就要依靠企业技术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管理服务的改善来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同时,为使广大劳动者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改善劳动者待遇、提高劳动者工资势在必行。这使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将迫使我国企业在竞争中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加快发展。特别是劳动者最低工资提高了,企业利润就相应减少,就要从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做好服务等方面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调得快、素质高、实力强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而一些调得慢,素质不高、实力不强的企业就会逐步丧失优势,甚至被淘汰。因此,国家推出了六个重点产业振兴计划,提出了相应的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当然,世界各国为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都采取重大措施来保证国家经济发展,有的甚至是采取了超常规的措施。如欧盟下一轮工作重点就是发展绿色经济,初步提出投入1050亿欧元;美国为保持世界领先势头,调整工作计划,投入研发经费提高到占gdp的3%,这是史无前例的;俄罗斯下一步的重点则是发展纳米技术和核能的开发利用。我国提出振兴六大产业,云南提出“两强一堡”战略,这些措施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和不转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转就是违背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转才有出路,只有转才符合客观存在的经济发展规律,调结构才有希望。党中央正是看到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正是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深思熟虑之后,才作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选择。这是理论上的成熟、政治上的清醒、执政水平的提高的表现,最终将把我国引上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之路。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形势把握上一定要准确,在政治上必须保持坚定,在工作上一定要反应敏锐,在推动落实上一定要认真、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次经济发展变革中不负于党的希望,不负于各级党委的委托,不负于所执政地区人民的希望。

  二、结合实际,狠抓落实

  (一)审时度势、完善思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思路。xx历届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了符合历史条件下的不同阶段的工作思路,引导和推动了xx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任务也在变化,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的工作思路也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的工作思路要与xx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实际相结合。因此,在坚持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的工作思路,这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完善思路不是否定前人,我们和前人一样,都是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态度,都是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进行完善。我们今天不能穷尽明天的事,但可以在《矛盾论》的指导下,科学分析一定历史时期、一定背景条件下的矛盾变化,从而抓住主要矛盾,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措施。事实上,历届党委、政府也是这样做的。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随之转变工作重点。不同历史时期对发展有不同的要求,九十年代以来,强调不论采取什么措施,只要能够加快发展,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取得了连续二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也导致对技术进步的关注不够,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视不够。过去,xx的工作思路是实施“六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和“一个中心”,这个思路放在今天的大背景下来分析,是基本适应xx发展需要的,也是比较符合xx实际的。但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来看,还需要作一些完善。昨天跟大家就讲过,出好路子,前提就是要认识自己,找准本地区本部门矛盾的特殊性。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我们的个性,发挥好个性就是发挥好自身优势和特色。云南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xx就要依托生态优势,依托生物资源多样性优势,趁势而上,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除了要利用好腾药这一品牌和烤烟、香料烟、红花油茶、小粒咖啡、石斛等生物资源,发展生物产业外,还要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让外面的客人走进来,把我们的产品带向全国、带向世界。实践告诉我们,xx究竟靠什么强市,要认真进行思考。活市是动力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改革开放活市。xx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深化改革,改革一切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增强活力。二是扩大开放,大力引进外地的先进理念、技术、人才、资金,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名市”方面,可以考虑旅游与文化并举,实施“文化旅游名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xx有着几张宝贵的文化资源名片,如地质文化、侨乡文化、抗战文化、翡翠文化、黄龙玉文化,要通过这些文化品牌的打造来不断提升xx知名度,吸引游客走进xx。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全省是一盘棋,xx在这一盘棋中要搞好口岸经济、建设好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建设桥头堡服务。

  (二)突出重点、推动工作。关键是要在这些年形成的“四化五加强”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拓展内容,增加内涵,并以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发展思路的落实。

  第一,坚持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突出特色产业发展。要牢固树立把农业产业化作为重点的思想。农业要走向现代化,就要从产业化起步,逐步走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我市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思考(三查三看辅导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