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7-06浏览:2596下载289次收藏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思想活跃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心理素质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此,认真剖析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并及时进行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的主要表现

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由认知维度、个性维度和适应维度构成,具有适应性和发展性两个基本特点。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一般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学习适应性问题。学习适应性问题是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厌倦学习,学习成绩与智商不对等,老师教的与自己学的不同步,以及恐惧考试等。

(二)交往问题。青少年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伴交往、异性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主要表现为:同伴交往中的竞争性,异性交往中的的退缩性、交往失调、偏执、过度防卫,亲子交往中的思想观念的冲突,沟通不畅、交流较少。

(三)情绪问题。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等。

(四)网络心理问题。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网络成瘾,进入网吧不思学习,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五)意志问题。意志问题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努力奋斗,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青少年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在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特别是经不住物质利益的引诱,容易上当受骗。

(六)人格问题。人格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青少年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控能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

二、产生心理素质问题的主客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客观上可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分析,主要是生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的影响。

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土壤。我国社会改革中出现的无序与失控、社会道德标准的混乱,使社会缺乏主题道德观的有效引导。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传媒所宣扬的享乐主义和极度渲染的暴力、凶杀、色情等对缺乏正确识别事物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更是防不胜防。可以说,不健康传媒的存在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2、学校环境。近些年来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品德、心理教育,出现了“教书不育人”的状况,学校分等级,年级分重点、非重点,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管理不力,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重智轻德,轻视或忽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面引导,必然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3、家庭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溺爱。由于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就受到家长的溺爱,家长往往迁就他们的不适当要求,放纵他们的不良习惯,特别是在物质要求上极少限制。二是暴力教育。一些家庭的暴力教育也会伤害子女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容易接受社会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三是对于那些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