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浅见
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浅见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一)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途径
一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一村一大”等公开招考就业;二是人才交流中心推荐就业;三是在外参加公司企业应聘就业;四是通过个人、合伙或入股创业实现就业。
(二)人才服务机构服务情况
一是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二是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宣传手册》,开展政策宣传和就业指导;三是组织用人单位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类招聘活动;四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和档案管理服务;五是对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
二、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择业观念陈旧,与当前就业机制的转变不相适应。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就业市场现实差距较大,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严重,就业期望值较高。一方面,多数毕业生都选择在城市就业,选择回生源地或农村就业的人数很少,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薪金和职位要求较高,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实际工作能力弱,不随自己意愿的工作又不肯干,造成择业难的现状。
2.综合素质不高,个人修养偏低。近几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有不同侧重。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比较重视教学的质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和无所适从。
3.团队合作适应性差,不适应当前用人单位的要求。如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好与坏、是与非也往往以自己为标准。有的人表现得自私、自我,甚至是自我封闭,在集体中也不能很好的与大家合作。因此,不能适应团队生活的人也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独立能力不够,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带着子女回乡报到、参加招聘会,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出目前有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
5.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岗位要求相差甚远。用人单位招聘,普遍要求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这样可节省培训成本。多数企业宁愿花高薪直接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也不愿意招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明显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
(二)学校的原因
1.一是高校过度扩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①盲目扩招。近年来,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扩大招生规模和数量,未对市场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注重了招生,忽视了社会的吸纳能力。经多年积累,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造成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社会吸纳能力不足的矛盾。②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有些高校设置专业及制定招生计划主要依据自身师资条件和考生志愿,没有面向市场需求,也没能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结果造成当前什么专业“热门”考生就报什么专业,高校是哪个专业投入少考生多就扩招哪个专业,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过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差异较大,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③专业设置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部分高校一味地增开新专业并不考虑自身开设此专业的条件是否已具备,某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从而造成了新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供需失衡,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2.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
3.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形式单一,就业指导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就业指导时间过短,重数量,轻质量,强迫毕业生“被就业”。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
1.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的。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单位工作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单位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工作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
4.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明显减少。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有的企业今年缩减了招聘计划,有的企业干脆取消了的招聘计划;有的中小企业已开始裁员;个别企业已停产,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企业影响较大,岗位流失严重。
5.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干部队伍年龄的长远结构或对人才的过高要求,空编不进人。忽视了单位之间人才科学合理流动和干部继续教育、岗位工作经验培养积累的调节和提升作用。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浅见
(一)毕业生方面
1.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
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浅见
本文2010-07-05 09:33:1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898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