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非税收入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对于规范地方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意义
一是 加强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必要性;二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三是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四是实现地方财政综合平衡的需要;五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
非税收入既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将所有地方财政收入由地方政府集中征收和管理,既是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前提条件,也是进一步理顺政府收入分配关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收支体系的客观要求。
非税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补充,从理论上提供集中收缴、堵塞管理和制度漏洞的政策依据和有效手段。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首先就是要建立收费的检查机制,从而有效地遏止“三乱”现象,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其次,通过对非税收入使用方向和开支办法的严格规范管理,从源头上防治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的腐败行为;最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财经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能集中可观的财力弥补地方财政收入资金的不足,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统一。由于受预算外资金观念的影响,部分单位对非税收入性质的认识有偏差,没有形成非税收入是财政性资金的观念,过分强调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
2、乱收费问题仍然存在。按照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各部门要将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专户或国库管理,建立部门预算制度。但这仅是“收”与“支”的分离,而非“收”与“支”的脱钩,仍未能改变“谁收谁用”的收支挂钩的管理办法。因此,为保证既得利益,对国家已明确取消或降低收费标准的一些项目,少数部门和单位采取变通的方式继续征收,有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自行提高收费标准。
3、征收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目前地方非税收入相对分散,且有些非税收入的征收在一些部门还是条条管理。这种多方征收、多头管理的格局,肢解了财政管理职能,分散了非税收入征管力量,地方财政无法对垂直管理部门的非税收入征收情况进行监督,形成管
浅论加强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本文2010-07-01 08:59:2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8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