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
今年6月份,我按照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深入xx乡xx村,通过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和走访广大干部群众以及与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座谈的工作方式,加深了我对xx乡社情民意的了解,体会到基层干部职工的艰辛,感受到农民群众生活的不容易以及他们迫切盼望脱贫致富的殷切心情,深切领会到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真正意义—密切联系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体会到以后某部门的工作要真正发挥到本部门根系农村的特点,肩负起服务三农的重大责任。
一、xx乡xx村基本情况
xx村幅员23.6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7.6%,退耕还林3596.4亩,耕地2630亩,道路18.6公里,该村有8个社,农户760余户,2967人,18岁以上劳动力1781余人,人均收入4000左右,现有低保户54户,170人,特困群众3户,留守儿童80个,党员88人,3个党小组,其中贫困党员35人。全村农业产业较少,以中药材、蔬菜、果树、养殖业为主,全村主要靠劳动力输出增加收入。
我驻在河嘴村4社王世寿家,走访了10余户农户,与部分村社干部、党员、贫困户、低保户、农村的种养大户等进行了深切交流,了解到目前河嘴村的相关状况及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社现有125户,427人,苦荞头、紫菀等中药材种植基地30亩,一个200只兔养殖基地。xx人今年64岁,家中本有八口人,但由于两个儿子及其儿媳外出打工,家里目前就只有老两口及两个孙子4口人,全家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儿子外出打工。主要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增收的骨干品种未形成、经济收入始终得不到提高。
二、农村调查研究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根源
1、xx村地势偏远,远离城市中心,污染小,环境优美,但由于资源、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能形成规模、农民靠种养增收致富难的状况,因此主要收入来源就只能靠劳动力输出。人民群众迫切盼望能有带动力强的、符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的相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来带动大家把当地已具备一定基础的苦荞头、紫苑及其他传统种养产业发展起来,解决农村主要劳动力全部外出的尴尬场面,确保农民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较高的收益,真正实现增收致富。
2、学校、教育设施不完善,学龄、学前儿童就学难。离该村较近的一个学校,自解放前就存在的—xx小学于2009年下半年停办,全村孩子被迫到鱼泉乡中心校就读。但中心校较远,且无适宜的交通工具接送,学龄儿童上下学路途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该村附近无正式幼儿园,只有一个私人兴办的幼儿园,因办学设施设备不完善,达不到办学要求,小朋友学前教育无处可去。
3、
三进三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
本文2010-06-28 11:16:1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866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