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千万吨级战略煤炭储备基地和煤炭转运配送中心的建议
一、煤炭能源的发展背景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0%左右,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尽管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使用新型清洁能源的呼声很高,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但从全球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无论装机容量还是实际发电量,新能源所占的比例还相当小。就拿发展最快的风电来说,2008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2009年,预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三位,但在全国8亿多千瓦总装机量中只占不到2%,风力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0.4%左右,而世界风力发电排名靠前的丹麦,风力发电也只占总发电量25%,西班牙占11%。由于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赋存特点,以及新能源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会改变。因此,在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格局状况下,为保障能源供给,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建设战略煤炭储备基地和煤炭转运中心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二、甘肃煤炭资源发展现状
(一)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储量通报,甘肃省煤炭预测资源储量为1428亿吨。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的资源量179.8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72.6亿吨,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的平凉市、庆阳市及中部白银、兰州市辖区,少量分布于河西地区。其中:陇东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南缘,区域内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分布集中、赋存条件好,预测资源储量1363亿吨,占全省预测资源储量的96%;千米以上浅层资源预测储量达183亿吨,探明煤炭资源储量86.78亿吨,是未受破坏的整装煤田。根据最新勘探成果,陇东地区新增探明储量54.77亿吨,达到141.55亿吨,勘查开发前景广阔,是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巨大而宝贵的资源基础。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甘肃煤炭工业已形成煤田地质勘探、研究设计、建设、开采、洗选的开发体系,煤炭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煤炭产量迅速增加,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靖远、窑街、华亭三大矿区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采煤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5%、100%和95%以上。截至2008年底,建成各类矿井485对,煤炭实际生产能力达到4692万吨,其中:华亭矿区2230万吨,靖远矿区826万吨,窑街矿区493万吨;原煤产量达到3976.99万吨;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5.21人降到2008年的0.91人。
从甘肃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和探明储量看,陇东地区占有绝对优势,而且陇东地区煤质为高挥发、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不粘煤和长焰煤,是优质的动力和化工用煤,开发利用已向规模化发展。华亭煤田是黄陇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规模开发,形成了20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能力;平凉市灵台、泾川和庆阳市正宁、宁县、环县、镇远等煤田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其中宁正煤田及环县沙井子煤田开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目前,陇东地区生产矿井占用资源量仅占探明储量的21.5%,开发潜力巨大,具备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的资源条件,适宜开发建设成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按照陇东中长期煤炭生产目标,预计到2015年、2020年,将至少有3200万吨和4000万吨的原煤因当地水资源、加工规模等条件限制不能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富裕煤炭产能必须解决储存和外运销售问题。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煤炭富裕产能的消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三、储备基地和配送中心的主要任务和功能作用
(一)主要任务
战略煤炭储备基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平时战略煤炭储备,以应对战争、自然灾害等突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0%左右,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尽管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使用新型清洁能源的呼声很高,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但从全球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无论装机容量还是实际发电量,新能源所占的比例还相当小。就拿发展最快的风电来说,2008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2009年,预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三位,但在全国8亿多千瓦总装机量中只占不到2%,风力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0.4%左右,而世界风力发电排名靠前的丹麦,风力发电也只占总发电量25%,西班牙占11%。由于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赋存特点,以及新能源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会改变。因此,在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格局状况下,为保障能源供给,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建设战略煤炭储备基地和煤炭转运中心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二、甘肃煤炭资源发展现状
(一)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储量通报,甘肃省煤炭预测资源储量为1428亿吨。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的资源量179.8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72.6亿吨,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的平凉市、庆阳市及中部白银、兰州市辖区,少量分布于河西地区。其中:陇东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南缘,区域内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分布集中、赋存条件好,预测资源储量1363亿吨,占全省预测资源储量的96%;千米以上浅层资源预测储量达183亿吨,探明煤炭资源储量86.78亿吨,是未受破坏的整装煤田。根据最新勘探成果,陇东地区新增探明储量54.77亿吨,达到141.55亿吨,勘查开发前景广阔,是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巨大而宝贵的资源基础。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甘肃煤炭工业已形成煤田地质勘探、研究设计、建设、开采、洗选的开发体系,煤炭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煤炭产量迅速增加,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靖远、窑街、华亭三大矿区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采煤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5%、100%和95%以上。截至2008年底,建成各类矿井485对,煤炭实际生产能力达到4692万吨,其中:华亭矿区2230万吨,靖远矿区826万吨,窑街矿区493万吨;原煤产量达到3976.99万吨;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5.21人降到2008年的0.91人。
从甘肃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和探明储量看,陇东地区占有绝对优势,而且陇东地区煤质为高挥发、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不粘煤和长焰煤,是优质的动力和化工用煤,开发利用已向规模化发展。华亭煤田是黄陇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规模开发,形成了20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能力;平凉市灵台、泾川和庆阳市正宁、宁县、环县、镇远等煤田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其中宁正煤田及环县沙井子煤田开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目前,陇东地区生产矿井占用资源量仅占探明储量的21.5%,开发潜力巨大,具备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的资源条件,适宜开发建设成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按照陇东中长期煤炭生产目标,预计到2015年、2020年,将至少有3200万吨和4000万吨的原煤因当地水资源、加工规模等条件限制不能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富裕煤炭产能必须解决储存和外运销售问题。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煤炭富裕产能的消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三、储备基地和配送中心的主要任务和功能作用
(一)主要任务
战略煤炭储备基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平时战略煤炭储备,以应对战争、自然灾害等突
关于建设千万吨级战略煤炭储备基地和煤炭转运配送中心的建议
点击下载
上一篇:基层地税机关行政管理研究下一篇:城管执法文书材料中常见错误浅谈
本文2010-06-01 17:25:3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681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