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政银合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XX模式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5-28浏览:2709下载198次收藏
   “萧山发展快是农村发展快,萧山富是农村富”,“萧山农民真有钱,萧山农村房子真漂亮”,这是初到萧山的人感受最深的、也是最常说的话。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杭州市萧山区不但连续五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区)社会综合发展指数第七名,而且农业农村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这其中,坚持服务“三农”宗旨的浙江萧山农村合作银行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尤其是从2007年开始,在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萧山农合行进一步发挥金融支农职能,积极支持农民自助创业、农业产业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在缓解“三农”贷款难和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政银合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萧山模式。
     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构建支农长效机制
     2007年,萧山区为实施政银合作,区政府按照“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资源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加大信贷支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村合作银行服务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构建起促进萧山农村合作银行信贷支农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农业贷款管理费用补助制度。针对农业小额贷款成本高的实际,为鼓励萧山农合行扩大支农贷款覆盖面,建立农业小额贷款费用补助制度,对农业种养殖专业户和贩销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业主、村级物业经济等“五类贷款”,区财政每年给予管理费用补助,补助金额按此“五类贷款”日平均余额的0.5%一次性结算。实施两年来,共补助萧山农合行农业贷款管理费用400多万元,虽然金额不大,但是意义很大,更大地提升了萧山农合行的支农积极性。二是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为确保信贷支农工作持续、健康运行,减小风险,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作为农业贷款风险专项资金。按照“专款专用、结余留存、滚动使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当萧山农合行对区政府每年确定的农业产业发展导向项目新增的支农贷款出现不可抗力自然风险,导致贷款无法偿还时,由区财政、区农办等部门组成的专门组织在对不可抗力灾害损失评估、核准后,从农业贷款风险专项资金中按贷款损失评估额的三分之二对萧山农合行予以补偿。三是建立部门支持协作机制。要求区级农口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萧山农合行扩大信贷支农能力,支持其做大做强。要求财政、工商、国土等部门和单位为萧山农合行提供便利,在贷款抵押品产权确认、转让、处置等过程中,减免符合规定的相关税费,保证债权人权益。要求镇街积极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今年,萧山区纪委、区农办及区财政局还专门与萧山农合行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行政村原则上只能在一家银行开立账户且应开在农村合作银行,引导农村资金用于农村发展。
     银行: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倾斜支持弱势农业
     农业小额贷款费用补助制度、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和部门支持协作机制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贷款的资金风险,同时萧山农合行凭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政银合作政策,促进了农业贷款的合理增长。截至2008年9月,“五类贷款”达到8.37亿元,同比增长22.5%,明显高于全行各项贷款的平均增幅。
     一是导入贷款免责理念。本着对经济金融活动客观规律的认识,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传统理念,导入贷款免责的现代理念,重新修订贷款责任制度,每年将新增支农贷款利息收入的1%在税后提取支农风险拨备,并将补助的管理费用充实支农风险拔备,上级给予的补偿资金列入农业贷款风险专项资金,用于弥补符合免责条件的不可抗力支农贷款损失。贷款免责制度的出台,下设支行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大增,大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个人乐业贷款”等信贷产品,还创意开发了专为萧山围垦白对虾养殖户和收购经营户的“金虾宝”新产品,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联合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政银合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XX模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