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5-28浏览:2463下载238次收藏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三大支柱业务之一,具有高盈利、低风险和收入稳定等诸多优点,近年来成为银行业重点发展的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的快慢、品种的优劣、客户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公众评价、衡量银行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起步较晚,规模小,产品少,欠成熟。以我行为例,中间业务收入近年来自我对比呈上升趋势,2008年中间业务收入3901万元,分别比2007年、2006年增加1115万元和1847万元。但相比其他商业银行发展水平仍然相对偏低,我行2008年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仅为1.93%,而其他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国银行2008年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10.69%和15.42%,远远高于我行。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中间业务迫在眉睫。
  一、制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不完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目前国内银行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存贷款的利差,因此,银行经营的重点仍放在进一步拓展存贷款业务方面,而对于中间业务,通常只是把它看作招揽存贷款客户、提高存贷款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将其作为一项业务收入来源来看待,忽视中间业务直接创造效益的功能,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这在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表现更为明显,因长期以来依靠存贷款业务生存的惯性思维,加上有些中间业务受体制、机制的制约难以拓展,使之发展中间业务的动力不足。再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在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中间业务的管理缺乏业务政策和决策的统一性、连贯性,以及业务推动的有效性。
  (二)低层次竞争较为普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网点分散,同业竞争激烈,以往大部分业务是不收费的,从而长期以来,企业和居民自然形成一种免费消费、免费使用银行产品的社会习惯。随着中间业务日益成为银行业务竞争的重要领域,各银行为了占市场、争业务、上规模,纷纷采取降低收费标准、不收费,甚至倒贴费用的做法,你高我低,你低我免,你免我倒贴,来迎合社会公众的消费习惯,争取更多的客户。不规范的同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使银行的中间业务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严重威胁了中间业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最直接的后果是中间业务量与收入不成比例,银行“赚了热闹赔了钱”。目前中间业务市场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其发展,使银行在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中出现了低层次的无序的恶性竞争。
  (三)科技支撑落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表现在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尽管已建立了电子联行、电子清算中心等支付和清算系统,但这一系统覆盖面有限,运行速度也有待提高;银行卡系统虽已有很大改进,但特约商户支付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客户服务系统不健全,网上银行、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