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两城建设”、“三创一推”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让人的因素活起来,郴州的各项事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把第一资源充分挖掘出来,才有可能缓解其他条件欠缺对发展的制约,实现更好更快更持续地发展。为此,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教育强市”战略,努力为郴州又好又快发展和“两城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一、我市人才资源现状
从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看,无论是人才的总量、结构,还是整体素质都存在许多差距,远远不适应又好又快发展和“两城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总量小。2008年止,郴州市技术人才只有11.14万人,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才只有15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34人,总的概念是,郴州是人口大市,但不是人才强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相对短缺。
二是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全市人才队伍中“四多四少”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一线人才少。郴州市81%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人才只占19%。一些行业人才奇缺,如郴州市急需农副产品加工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人才分别只占0.13%和0.43%。二是低层次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特别是创新复合型人才更少。郴州市行政事业单位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0.5%,行政事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只占19.6%。三是常规人才和从事一般经营管理管理人才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科技新兴产业人才少,特别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涉外人才可谓凤毛麟角。四是公有制单位的人才多,非公有制经济中人才少。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占郴州市经济已达60%左右,但郴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人才不到8%。此外,人才区域分布也很不平衡,市区人才密度相对大,边远乡镇则人才稀缺。人才年龄结构,特别是高级职称人才年龄偏大等,也是人才资源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三是人才流失较严重,后备人才不足。2008年全市技术人才比2005年减少1.26万人,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是待遇相对不高、生活环境差。郴州市人才待遇相对不高,导致人才外流,特别是教育、卫生部门的高中级骨干人才往周边条件好的地区外流情况较为严重,不少行业由于人才流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二是工作环境差。科技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和科研设备,而郴州市科研经费严重不足,2008年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些单位由于不能为科技人才提供理想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科研设备,导致科研人才科研能力无法正常发挥,最终流失到条件优越的地方。郴州市不但人才流失严重,而且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由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加上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压力大,全市人才进入门槛被大大抬高,人才补充大幅削减。从而导致人才年龄日趋老化,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二、我市人才资源战略的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两城建设”的奋斗目标,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目标任务。
——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不断壮大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十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
本文2010-05-21 16:20:5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