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妇联开展新一轮创业就业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5-13浏览:2786下载134次收藏
大庆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大庆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要求,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执政为民教育年”活动中,把促进妇女再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为全面了解全市妇女再就业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广大妇女实现再就业,大庆市妇联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妇联组织促进妇女再就业工作调研方案》的要求,先后听取了县(区)妇联负责人和基层干部的情况汇报,观看实地点、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市妇女再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大庆市所属5区4县共有女性135.4万人,其中妇女劳动力近80万人。2005年以来,通过大力开发岗位、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引导参加就业培训、借助人力资源市场平台推荐就业及灵活就业等形式,树立创业意识,促进下岗失业妇女就业。累计实现新就业20.35万人次,其中,女性就业8.55万人次;领证就业人数13万人次,其中,女性就业5.21万人次;公益性岗位安置0.62人次,其中,女性就业0.2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之内。建立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16个,国家级妇女培训基地1个,共培训农村及下岗失业妇女10万人次,“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
    二、  主要做法及成效
    大庆市妇联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积极落实到促进妇女再就业工作中,结合大庆市实际,坚持“鼓励创业,帮助就业”的原则,从广大再就业妇女的迫切需求出发,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帮助下岗女工转变择业观念、开展技能培训、提供中介服务、开发再就业岗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
    (一)加大宣传教育,转变妇女再就业理念。
    大庆市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鼓动、组织发动、团结带动”的特有优势,针对妇女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大张旗鼓地营造妇女创业再就业的浓烈氛围,使妇女这支重要的力量得到充分激发。
    一是促进妇女干部再就业观念转变。为了使各级妇女干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组织各级妇联召开了妇女再就业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实现就业,自我发展”、“努力创业、勤劳致富”的思想,把再就业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作为一件大事、实事来抓,统一了各级妇联干部思想认识,增强了抓好再就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再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促进广大妇女再就业观念转变。大庆市妇联通过组织报告团巡回演讲、召开妇女群众大会、进村入户、个别座谈等形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帮助妇女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克服“怕吃亏、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消极意识,鼓励她们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求发展。
    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注重典型的培养,树立了一批再就业先进典型,充分利用“三八”节的有利契机,通过采取公开推荐、公开评选的形式,开展了“十大杰出女性”评选表彰活动。把创业再就业的典型徐卉香、田雪等人的先进事迹录制成专题片,进行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和声势。通过宣传鼓动,再就业体现价值、实现致富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妇女内心深处,再就业的妇女越来越多。
    (二)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奠定妇女再就业基础。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城乡妇女素质,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和再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大庆市妇联高度重视妇女的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截止2009年底,大庆市妇联共建立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 16个,共培训农村及下岗失业妇女120万人次。
    一是健全再就业培训网络。大庆市妇联充分利用妇联三级培训学校、再就业指导中心、职业介绍所等作为妇女培训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因需施教,分层次、分类型抓好定向培训,开展了针对性、实效性、带动性强的妇女技能培训,为推动妇女创业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甸县妇联还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妇女开展了syb创业培训,努力培养创业人才,以创业带动再就业,变“输血”为“造血”,2009年先后举办培训班4期,对创业理念、项目选择、相关法规、政策和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了培训,培训妇女135人,有106人走上创业道路,创业率达78.5%。
    二是丰富再就业培训内容。为了增强广大妇女的就业技能,大庆市妇联同时依托有办学资质的民办学校的阵地开展培训,以弥补妇女培训学校的不足,满足学员技能操作、实地训练的需求。先后开展了计算机操作、缝纫、制衣、中式面点等培训,以满足不同妇女的实际需求。林甸县妇女张万双经过在职教中心面点班的学习培训,现已在大庆开了一家面食店,实现了再就业。在大部分城镇妇女从事服务等行业实现再就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她们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实行再就业,结合“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农家女大讲堂”等活动,聘请八一农大、东北农大的专家教授及本地农业和畜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广大城镇妇女开展种、养殖技术及特色经济的培训,如奶牛、大鹅、狐貉养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棚室蔬菜种植技术等,鼓励和引导广大妇女自主创业,积极参与本地产业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再就业。
    三是灵活再就业培训形式。多年来,大庆市妇联与市劳动局、科协等部门联合,形成一方提供资金、一方实施教学、一方组织学员的三位一体培训格局。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学科立体化培训。继续深化“农家女科技致富网上行”活动,使广大妇女通过学习使用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查阅再就业、致富信息。同时结合以赛代训的形式,增强技能,萨尔图区妇联于2010年3月主办了首届“巾帼杯”月嫂技能大赛,首届月嫂服务技能大赛意义重大,不仅展示了大庆市家政服务业的行业形象,让更多市民了解家政行业,更是积极引导家政服务人员转变了就业观念。
    (三)推进巾帼“特色经济”发展,促进妇女多渠道再就业。
    大庆市妇联在推动妇女创业再就业工作中,既重视农村富余和城市下岗妇女劳动力,又重视逐年增加的以女大中专毕业生为主体的新生劳动力,紧紧抓住大庆市经济发展大局,在发展妇女特色产业上下功夫,积极拓宽再就业领域,打造再就业平台,支持帮助她们自主创业和再就业。
    一是深化“畜牧兴家”活动,促进就近转移。大庆市妇联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转牧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城镇下岗女工到农村创业,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兴家致富的途径,号召妇女抢抓机遇,在实施“畜牧兴家”计划中寻找就业之路。依托龙头企业 组织妇女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生猪三大主导品种,同时发展鸡、鸭、鹅、兔等畜禽养殖,至2009年底,全市妇女饲养奶牛存栏达到43万头、肉牛21.1万头、同比增长3.9%,生猪120万头、羊100万只、大鹅1400万只,带动了39.2万城乡妇女发展养殖业(其中农村妇女占92.6%),占全省参与畜牧兴家活动妇女总数的13.1%。全市共培育妇女专业养殖大户7000个,建立规模化养殖示范小区160个,树立女状元、女专业大户等领军人物100个。2002年,大庆市在全省率先联合农村信用社为城镇下岗失业妇女提供贷款,为全力发展家庭畜牧业提供物质保障,仅2009年协调落实养殖专项贷款2100余万元,帮助广大妇女走上了致富路。二是借助优势发展手工编织业,挖掘就业潜力。根据手工编织制作业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就业灵活的特点,借助林甸手工编织成规模的优势,组织妇女大力发展苇编、柳编及玉米叶等编织制作业,使广大农村妇女变农闲为农忙,也使部分苦于没有生产技术的城镇下岗失业妇女找到了再就业门路。为提高妇女参与手工编织制作积极性和能力,扩大编织生产规模和销售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妇联开展新一轮创业就业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