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到基层任职锻炼的几点建议
随着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现行公务员队伍中补充进来的年轻大学生,有许多是从家门到校门,再由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有城乡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偏少。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将造成党政干部队伍结构的根本性缺陷,有产生官僚化和机关化的危险。
成都市从2005年开始,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在全国率先启动了 “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 计划。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 2000余万元,区、县(市)每年配套资金800余万元。目前已有超过1万余名大学生在城乡基层服务。 他们作为宝贵的人才,是我市实现建设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未来型人才资源储备。
中组部领导李智勇同志指出:“大学生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相当突出。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以及广大农村人才十分匮乏。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体制性障碍和机制缺失问题。我们目前推动各项人才工作,如果仅靠市场机制则缺乏工作力度;靠行政干预,成本又太高,副作用较大,还常常引发新的问题。这种二律背反,是当前人才工作的两难处境。”由于行政干预的力量与市场机制的力量之间既有契合也存在着博弈,有时甚至严重对立,而且地方财政负担也日益加重,因此,如何构建能够整合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优势的长效机制,是关系到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能否实现的关键。民革成都市委现就大学生到基层任职锻炼的长效机制建设提出四点建议:
一、以人才“产销衔接”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选拔招募机制
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项目比较繁多(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扩大选调生规模”工作、“大学生服务村居计划”、“荧光计划”、“天使计划”等一系列旨在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的项目,涉及中央国家机关共12个部委),经费也由不同渠道下拨,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
建议
对大学生到基层任职锻炼的几点建议
本文2010-05-10 11:34:0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504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