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对策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5-10浏览:2933下载130次收藏

 一、来自成都市第四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一组数据

 

  2009年5月至8月,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了成都市第四次公众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的抽样调查。内容包括:第一,成都市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状况;第二,成都市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基本情况;第三,成都市公众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态度。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阐释,以及国际通用的“公众科学素养的米勒三维测试体系”,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二是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了解。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一定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

 

  经数据分析统计,2009年成都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585%。其中:掌握基本科学知识的比例为2075%,了解基本科学方法的比例为3540%,基本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例为5220%。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在性别、城乡、年龄、文化程度、区域的分布上均存在差异。其中,城市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836%,农村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85%。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是:电视9085%、报纸杂志6643%、与人交谈2271%、因特网2211%、广播1741%、杂志或刊物1481%、专业技术培训1291%、图书850%、其它120%。

 

  二、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对成都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6年以来,党和国家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实践着“两个基本方略”,即以加强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两个基本方略”,对于我市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提升我市科技进步能力,深入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迫切要求

必须明确,科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强弱,不只是由本区域拥有的科技资源的“科技供给能力”所决定,更主要是由区域拥有的吸纳和运用人类已有科技知识的能力,即“科技吸纳能力”所决定。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科学素养偏低这一对矛盾;推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使科技不断长入经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在最广大的人民最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依靠其发展的基础之上。

 

  (二)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促进我市科技工作平衡发展的现实途径

&nbs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对策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