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中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成都被表述为城乡一体化。它既是一种区域发展战略,也是一种治理方式或治理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城乡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缩小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从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行至今的6年以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突破口,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因此,向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是缓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条件。从2003年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来,地方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逐年增长,到2008年,地方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比2003年增加了13倍。农村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医疗保障(如新农合)、文化及科技等有关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二)树立“全域成都”发展理念,以规划为先导,通过创新制度实现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首先,在“全域成都”发展理念指导下,把城乡一体化规划引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规划体系,并相应编制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文化、社会保障的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与保障措施,形成覆盖全区域的城乡公共服务规划体系,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
其次,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推进“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试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在对农业、规划、交通、水务等多个部门机构改革基础上,2007年组建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并专门下设社会处,成为统一承担全市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的组织机构,为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再次,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通过大力改革户籍(如取消农业户籍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如新农合与城市居民医保制度并轨)、教育(如拆除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门槛)、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制度和机制,不断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供给制度。
最后,加大公共服务政府补助水平,通过大幅提高政府对于城乡基础教育(如“两免一补”)、城乡居民医保(提高政府补助标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如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支出水平,直接投资于城乡居民,增强了城乡居民获取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以村级公共服务供给为主体,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如何围绕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成都的经验是以村(社区)为重点,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以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为保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制定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目标任务。提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要达到“四个有”。其次,厘清村级公共服务提供思路,明确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责任分担原则和建立多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并强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民主权益,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作用。再次,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分类供给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分为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就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成都被表述为城乡一体化。它既是一种区域发展战略,也是一种治理方式或治理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城乡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缩小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从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行至今的6年以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突破口,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因此,向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是缓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条件。从2003年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来,地方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逐年增长,到2008年,地方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比2003年增加了13倍。农村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医疗保障(如新农合)、文化及科技等有关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二)树立“全域成都”发展理念,以规划为先导,通过创新制度实现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首先,在“全域成都”发展理念指导下,把城乡一体化规划引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规划体系,并相应编制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文化、社会保障的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与保障措施,形成覆盖全区域的城乡公共服务规划体系,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
其次,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推进“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试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在对农业、规划、交通、水务等多个部门机构改革基础上,2007年组建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并专门下设社会处,成为统一承担全市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的组织机构,为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再次,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通过大力改革户籍(如取消农业户籍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如新农合与城市居民医保制度并轨)、教育(如拆除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门槛)、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制度和机制,不断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供给制度。
最后,加大公共服务政府补助水平,通过大幅提高政府对于城乡基础教育(如“两免一补”)、城乡居民医保(提高政府补助标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如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支出水平,直接投资于城乡居民,增强了城乡居民获取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以村级公共服务供给为主体,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如何围绕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成都的经验是以村(社区)为重点,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以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为保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制定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目标任务。提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要达到“四个有”。其次,厘清村级公共服务提供思路,明确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责任分担原则和建立多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并强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民主权益,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作用。再次,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分类供给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分为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就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5-10 11:33:2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498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