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
民营经济作为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民营企业发展仍面临资金不足、融资不畅、税费负担过重、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应运用财税政策工具,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与着力搞好国有企业的同时,民营经济发展令人瞩目,成为富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共中央“十六大”特别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
民营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民营经济是促进东北振兴的内在动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缺乏市场活力。据统计,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大体上占企业总数的70%左右。2002年,吉林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比重过低,导致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可以促进东北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有利于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老工业基地接续产业的发展和主导产业的转型。民营经济参与国有资产处理,不仅可以盘活国企的存量资产,还可以实现自身做大做强的目标;不仅能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进行流动,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产业和企业分配格局。
2.民营经济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就业,在城市主要靠国有单位或国有企业;在农村主要是农业自我消化1978年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由于重工业比重大国有企业比重大,很快在全国轻工业、非国有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中落伍。大批国有企业关门,工人下岗。民营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辽源经济开发区新增就业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万人,其中“ 4050” 人员再就业 万人。这说明要解决和缓解我国劳动就业问题,无论在城市或农村,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都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各个产业的自身特点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得一些行业适合于中小企业经营;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的存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发展前途。吉林东北袜业工业园、辽源市彤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批民营企业,在建立起领先的人力资本平台的同时,实施一系列灵活有效的决策、分配、经营运行机制,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组织研究、生产出水准较高成果和产品。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民营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劳动就业,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然而,如同其它事物一样,民营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和政府方面的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发展缺乏资金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资金缺乏对于所有企业都是永远的难题,而对于民营企业就更为突出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是靠自身滚动发展起来的,但规模小、市场空间有限,一般难以做大。资金短缺直接带来的就是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满足率不足50%,流动资金满足率不足70%,民营经济流动资金缺较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竞争。
2.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在各种筹资方式中,银行信贷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我国银行体系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大部分民营经济缺乏获得银行贷款所需的正规渠道。在我省超过20
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
本文2010-05-04 09:43:3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