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区分,这对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中国
中图分类号:f0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8—0045—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代替了过去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提法是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 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科学文化事 业蓬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目前,
中国仍既处于黄 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现期,发展机遇空前,面临挑战也前所未有。因此,制定正确而符 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战略,是关系到经济的又好又快地发展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中国 共产党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这次会议上又以“经济发展方式” 代替“ 经济增长方式”是具有深刻而重大的意义。
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常作为同一语而混用。实际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都互相有区别 的。毫无疑问,“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只要对“经济增 长”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加以区分,便能够理解以上各种概 念的联系与区别。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往往不加区别地使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 然他们当时没有明确地提出“经济发展”概念,但其很多著作实际上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研 究。在他们的经济增长定义中不仅包括数量的增加,也包括了质量的提高等更广泛的内容。 到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的概念被人们所认识,人们逐渐意识到,与增长不同,发展是 比起增长范围更广、内容更大的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对发展做如下 论述“发展必须既包括经济加速增长、缩小不平等状况和消灭绝对贫困,也包括社会结构、 民众态度和国家制度的重要变化的多方面的过程。从本质说,发展必须体现变化的全部内容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有的场合 还可以互相替换,但它们的含义又有区别的。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的包 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用传统的语言表述,经济增长即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的增 长。世界银行把经济发展定义为:“包括物质消费、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生 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从更广的意义上讲,人们认为发展还应包括其他重要和相关的内容,主 要有机会的更加平等,以及政治自由和人民自由。此外,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就是人民不分性 别、信仰、宗教、种族、地区和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公民权利上的提高”[2]。 经济发展是指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 构、产出结构、产出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在内的 变化。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的联系,没有经济增长就无从谈起 经济发展。反过来,有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暂时的和无 效率的。然而,经济发展必然推动经济增长。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 的物质前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结果。二者之 间的区别: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方面; 经济发展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不仅包括增长的 内容还包括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某些进展。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更应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统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中,一般将经济 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 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经济中都有 增长和发展的问题。所以这样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偏颇之处。所以区分经济增长和经 济发展的同时,也应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和区别。“经济增长方式 ”是指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形式,简言之, 即指经济增长来源的结构类型。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就是经济增长方式,它可分为粗放型和 集约型两种形式。经济增长主要反映社会财富的增加,而经济增长方式则侧重于对增长因素 的不同比例和组合分析。然而,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没 有经济增长就无法谈起经济增长方式,即没有经济增长,怎么能有它的增长方式,所以经济 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2 追求经济速度增长方式的工业化道路是不可持续的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的大部分时期,中国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经济增长方式。它在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等诸多方面起过非常重要的 作用。改革开放之后,继续推行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人类 经济史的发展奇迹。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国民经
试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本文2010-04-30 00:33:1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445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