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280下载142次收藏

(中国人民银行 包头市中心支行,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文章指出: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否繁荣直接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并对制约 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制约;农村金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8—0028—02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 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三农 ”,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心。以包头市土右旗为例, 该旗地处内蒙古呼包鄂经济金融“金三角”中心,全旗人口35万,其中农村人口29万,占 82.9%,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 
1 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
1.1 信贷投资结构失衡

社会资金和农村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村资金严重不 足,农业和农民贷款困难,尤其在家庭分散经营条件下的农民经济实力薄弱,资金匮乏,还 贷能力很不稳定,商业银行不愿将贷款投放给农民。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改革不到位,难以 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所应有的作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尚未向农民 开放。
1.2 农村金融机构萎缩,服务功能弱化

近几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各 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和县域的机构逐步收缩,农村营业网点少,广大偏远地区的农民难以享 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
1.3 支农信贷资金紧缺,难以满足农村信贷需求

农村资金原本不足,但是每年又有 大量的资金不断流向城市,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①各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吸收的农村 资金存款,大部分上存后主要集中投放于城市和大中型企业,每年新增的支农信贷投入几乎为 零。②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全额上存,未回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③农村信用社受季节 性收贷和历史包袱影响,在农民急需贷款时往往资金短缺,难以放贷。④人民银行的支农 再贷款规模有限,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农村信贷需求。
1.4 贷款方式不符合农村信贷实际

目前,在贷款方式上,农村信用社的规定是逐步扩 大抵押和质押贷款份额,压缩保证担保贷款规模,逐步取消信用贷款。这项政策的出台对防范 信贷风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农村具体情况考虑,设置过高的信贷准入条件,会将相当一 部分农户和农村工商业者挡在信贷服务之外,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
1.5 贷款期限确定不合理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延续春放秋收的传统信贷思维,贷 款期限大多以短期为主,未根据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加剧了清收和管理工作难度,助长了 高利贷行为,加大了农户贷款成本。 
1.6 社会信用环境差,加剧了农村信用社的“怕贷、惜贷”思想

近年来,针对不良贷 款规模较大,历史包袱沉重的实际,农村信用社建立了贷款责任追究制,并加大检查考核力度, 有效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此类政策的出台是源于内部监管的需要,也是针对较差的社会 信用环境的无奈之举。社会信用观念淡漠,依法维权艰难,使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