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呼和浩特热电厂,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摘 要: 文章从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发展入手,在对国内外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及其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关键绩效指标;绩效管理;企业发展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9)19—0018—02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是对公司及组织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的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操作目标的工具。
1 kpi体系的发展历史
在西方国家,关键绩效评价指标的发展演变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控股公司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税负最小化。子公司作为母公司达到其发展目标的一种工具,母公司不太关注对子公司的绩效评价问题,而只关注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许多控股公司出于成本——收益及管理的便利考虑,借助“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对子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在这一时期运用最广泛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但是,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开始认识到有必要针对子公司特有的经营环境建立个性化的绩效评价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经营战略。在20世纪60年代末才真正产生了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系统评价的思想。
1971年,迈尔尼斯(melnnes)分析了30家美国跨国公司的绩效评价系统,出版了《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实证研究》,指出投资回报率是最常用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但在该书中仍然仅仅涉及了财务方面的指标。到1973年,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国际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海外经营的子公司的利润受转移价格的影响很大,而转移价格并非子公司经营者所能够控制的,因此提出在进行预算时应区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并使用附加的非财务数量指标。到1979年,泊森(persen)和莱西格(lessig)对400家跨国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个公司在绩效评价方法上缺乏一致性,评价系统因为各公司的经营环境不同而各不相同。在评价中,各公司往往是用一些主观的判断来补充客观的可量化指标。总之,在20世纪70年代,绩效评价指标受到当时管理学界流行的权变理论的影响,差异较大,评价方法缺乏一致性,人们普遍关注各种纯财务指标,对于非财务指标和非量化指标尚未有广泛地运用。
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时期,跨国公司运用的财务指标主要有两大类:投资报酬率和预算。投资报酬率是投资额与收益额的比率。这一指标将企业收益与投资额相联系,是评价子公司经营业绩时最常用的方法。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较为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汇率、通货膨胀、转移定价等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将非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系统的补充。
到20世纪90年代,非财务指标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要求组织对原有的绩效评价系统进行全面的变革。预算的作用日趋减弱,非财务评价指标日益受到重视,人们更强调对于创新、学习能力等有关企业知识资本指标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的综合各种软硬指标的绩效评价系统。
从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演变的历史中可以看出,企业对各种财务指标有着明显的偏好。财务指标之所以受到重视是由于财务目标易于量化、对比和理解。另外,企业可以安排由财务部门等专业部门对相应的财务指标进行评
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本文2010-04-30 00:30:27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419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