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辽市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886下载298次收藏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文章从通辽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出发,列举了1990~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进出口总额等相关产业数据,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总值和各产业就业人口比的相关数据做出分析,来看通辽市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态势,并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总额进行比较,估算了通辽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通辽市;gdp;三大产业;进出口总额

中图分类号:f12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1—0033—03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的西部,拥有良好的土地优势和温带气候优势,由此而成为玉米和其他农作物的主要产地,为地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农业基础。还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例如霍林河煤矿,以及发现不久的中型铁矿,为地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除此之外,通辽市位于东北和华北的交汇处,南接辽宁省,东临吉林省,受东北华北经济圈的双重拉动。通辽与沈阳、长春交通便利,构成金三角,是蒙东地区的商流中心,交通中心,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中心和能源原材料中心,其中能源占整个东北地区总量的21%。

近年来,通过通辽市政府和人民的努力,加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搭上了环渤海经济地带的快车,又为通辽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再者通辽市是蒙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几条铁路成“米”字型,使得整个地区联系紧密,市场扩大,且融资能力逐渐增强。
1 基于gdp、产业总值和各产业就业人员比例的相关分析
1.1 gdp和人均gdp的数据分析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在政府的优惠政策下,通辽市获得较快发展,下面从数据进行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通过表1中的gdp数值可以看出通辽市gdp在逐年增长,2005年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到2008年已达到25142元,远远快于并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表1反映了1990年~2008年通辽市经济发展基本态势,gdp产值逐年增加,人均gdp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1991~2000年gdp增长率虽然波动较大,但增长率也大于全国增长率;进入2000年后,通辽市gdp增长率以10%的基数逐年递增,发展比1990~2000年平稳,可以看出通辽市经济抗风险能力增强。
1.2 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和各产业就业人口比的数据分析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以下就结合表1和表2的相关数据,分析通辽市产业结构变化。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从上表分析,通辽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增减幅度不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重最大,在60%~70%之间,农业人口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城市化水平不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从1990~2008年一直在10%上下,其趋势图完全可以看作一条直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其比重在20%~30%之间。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看,通辽市是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发展,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任务艰巨。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附表3显示,通辽市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的趋势比附表2变化明显,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通辽市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