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初探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326下载163次收藏

 

(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文章分析了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期推动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内蒙古;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3(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3—0013—02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内容多样,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文化“六大奇观”构成独特的旅游胜景。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内蒙古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目前已初具产业规模,形成了以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赤峰等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以特色旅游产品如昭君文化节、草原那达慕等为主导的良性发展格局,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作为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内蒙古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1.1 与内蒙古自然景观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内蒙古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来看,内蒙古草原、森林、沙漠、湖泊、河流等多样的自然景观、各具特色的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域上的组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旅游景观单一性与同质性给旅游产品多样性开发造成的约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相互融合,相互烘托,充分体现了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独特性、可展示性和可参与性。
1.2 逐渐与东、南部发达地区形成互补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我国东部地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内蒙古自治区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聚居地,其民族风情十分典型,在本区空间范围内的组合都是周边省区难以达到,东、南部各省所不具备的。同时现代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多层次性,寻求原生态、追求古朴的旅游体验成为时尚和潮流,内蒙古所拥有的纯朴的民族风情、历史古迹等特色优势旅游资源以及与森林、大漠、草原等自然资源的紧密结合,迎合了现代旅游需求的取向和发展趋势,从而使内蒙古与我国东、南部发达地区具有了资源和市场上的双重互补。
1.3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治区政府加大了引导性投资力度,从2002年起,自治区政府每年拨专款2000万元建立了旅游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规划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这些投入也在逐年加大。截止2008年底,全区共有a级旅游景区(点)150家,其中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昭君博物院、大召寺等4a、3a旅游景区以及昭君文化节、草原风情旅游等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所占比重较大;星级饭店数量不断增加,假日、香格里拉、喜来登等国际知名连锁品牌纷纷入驻;拥有旅行社300多家,创建了呼和浩特、锡林浩特、满洲里等8个中国旅游优秀城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4 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增加,力争创立名牌产品

自1978年发展旅游业以来,内蒙古依托拥有的资源优势,加大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力度,力争创立名牌产品。在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旅游产品取得较快进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精品旅游景区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群,特别是以成吉思汗陵旅游精品区为龙头的蒙古族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群是内蒙古民俗旅游的主打产品。另外,昭君文化节,草原那达慕大会等民俗娱乐节庆活动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些旅游精品的逐步形成,为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初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