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施工中节点的处理及质量控制
(神华准能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内蒙古 薛家湾 010300)
摘 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基础逆作法施工中 地下结构的梁、板、墙与地下连续墙连接节点的具体做法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地下工程;地下连续墙;逆作法;连续节点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9)03—0361—02
深基础逆作法施工的围护结构通常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简称地连墙)。为节省工程费用, 可把它做为地下室外墙结构墙体,即所谓“一墙两用”。由于逆作法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地 连墙必须先施工,而地下的各层梁板则随挖土进展自上而下逐层浇筑,造成整体结构分开施 工。因此地下结构的梁、板和垂直于地连墙的内墙与地连墙形成后连接节点。这些节点采用 的连接方式、节点连接的操作程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问题,必须进行施工设计,并 与结构结合确定。现结合工程实例对后连接节点的具体做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1 节点连接形成的选择
1.1 墙梁节点
1.1.1 预埋件焊接法,这种方法便于高速地连接地连墙上预埋件位置的误差,施工方便。 其施工程 序是:制作地连墙钢筋笼时把埋件固定在笼体钢筋上。埋件大小以≤50mm为宜。预埋件 紧贴钢筋放置并在外面覆盖50mm聚苯板隔离混凝土,既便剔出埋件,又可使梁端头伸进地连 墙起抗剪作用。当挖土裸露出梁节点位置后,将聚苯板剔净露出埋件,测定标高和轴线焊接 钢板连接件,并依图将结构梁主筋与钢板连接件焊接(见图1)。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1.1.2 钻孔植筋法适用于梁端纵主筋排列间距<80mm的构件,如扁平梁等。梁端综向 主筋骨间距较密处会因孔距小、孔壁薄易串通,而影响钢筋的锚固力。
1.2 墙板节点
1.2.1 预埋筋法。适用于Ⅰ级钢筋,且直径应<16mm。与钢筋笼钢筋焊牢,并严格控制标 高位置不应>10mm。伸出地连墙的长度满足规范要求,当挖土裸露后剔出,调直与楼板钢 筋连接。板与墙节点连接面要剔毛清除杂物,利于新老混凝土的结合。
1.2.2 钻孔植筋法。适用于Ⅱ级钢筋或直径>16mm的Ⅰ级钢筋,由于楼板钢筋间距均 >80mm以上,不会因孔距削弱锚固力。其做法是:挖土裸露出楼板位置后,将聚苯板及混凝 土清除剔毛,依钢筋位置钻孔后进行清孔、灌浆、植筋,养护后与楼板钢筋连接。
1.2.3 设置沿墙边梁法。沿着地连墙在板边设置1根边梁,楼板钢筋伸进边梁与地连墙 不连接。其施工程序是:制作地连墙钢筋笼时,在相应楼板位置预埋设计确认的预埋筋,并 用与边梁高相同的聚苯板覆盖固定牢固。挖土裸露后剔净聚苯板,将混凝土凿毛,然后与结 构梁板一并完成(见图2)。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1.3 墙与基础底板节点
1.3.1 钻孔植筋法。标高容易控制,但施工工期和工程费用会有增加。
1.3.2 预埋筋机械连接法。对地连墙钢筋笼制作和预埋件的标高要严格控制,误差应<5 mm,预埋件的锚固筋入地连墙内,应避开混凝土浇捣管的位置。机械连接采用锥螺纹和直螺 纹时,钢筋的螺纹部位要进行妥善保护。如选用挤压套管接头则留有操作空间。
以上两种方法的施工程序与墙板节点施工程序基本相同。此外在浇筑墙与底板混凝土前应按 设计要求对节点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
1.4 地连墙与内墙节点
如果是Ⅰ级钢筋且直径<16mm,可选用预埋筋法;如果是Ⅱ级钢筋且直径≤18mm,可选用钻 孔植筋法;如果是Ⅱ级钢筋且直径≥20mm,宜采用钻孔植筋法或预埋筋机械连接法。
2 节点部位的质量控制
2.1 制作钢筋笼平台的质量控制
2.1.1 平台的地基要平整夯实,土质的密实度应参照地基基础规范要求处理。平台要高 出周
逆作法施工中节点的处理及质量控制
本文2010-04-30 00:14:07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392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