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在建筑中的运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 后勤集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文章论述了自然通风的理论机理,分析了采用自 然通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自然通风;风压和热压;烟囱效应;阳光温室
中图分类号:tu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6—0093—01
空调的产生,使人们可以主动地控制居住环境,而不是象以往一样被动地适应自然;空调的 大量使用,使人们渐渐淡化了对自然通风的应用。而在空调技术得以普及的今天,迫于节约 能源、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双重压力下,全球的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 传统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自然通风这种传统建筑生态技术重新引回现代建筑中,有着 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意义。
1 自然通风的理论机理
通常意义上的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直接受建筑外表 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的影响。压力分布是动力,而各开口的特点则决定了流动阻力 。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差。这两 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1.1 风压和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如果风在通道上遇到了障碍物,如树和建筑物,就会产生 能量的转换。动压力转变为静压力,于是迎风面上产生正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5~0.8倍) ,而背风面上产生负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3~0.4倍)。由于经过建筑物而出现的压力差促 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缝和其他空隙流入室内,而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就形成了全 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 、风速和建筑周围的自然地形有关。
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烟囱效应”。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室内 外 密度差产生,沿着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 上部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 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 两个开口处的高度差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差。而在实际中,建筑师们多采用烟囱、通风塔、 天井中庭等形式,为自然通风的利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得建筑物能够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
1.2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
自然通风在建筑中的运用
本文2010-04-30 00:13:1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383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