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613下载290次收藏

(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湖南 邵阳 422000)
摘 要:文章分析了图书采编业务外包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利弊,从外包商的选择、外包模式的选择等方面对图书采编业务外包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业务外包;采访;编目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0—0119—02
1 图书采编业务外包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的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图书馆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读者服务成为每个图书馆的终极目标,服务质量成了评判图书馆工作的唯一标准。由此,图书馆工作发生了从以信息技术为重心向以资讯服务为重心的转移[1],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配置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图书馆的内部业务部门和对外服务部门都需要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事实上任何一个图书馆内部都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2]。于是,只有借助外部力量,实现采编业务外包,把图书馆内一部分从事采编工作的业务工作人员调配到服务第一线上去,从而为图书馆服务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资金问题也是大多数图书馆头痛的问题,为了节约图书采购加工费用,以最大限度的充实馆藏更好地为读者服力,选择采编业务外包成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又一重要途径。
2 采编业务外包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新书与读者见面的时间,提高了文献利用率。根据笔者实践工作统计,5万册复本为3本的图书,从采购、验收、盖图章、贴条形码、磁条、书标、分编、数据录入到最后上架,最快得花费4个工作人员8~10个月时间,如果现实采编业务外包则最快两个月就能完成。同时,以每本节约加工费0.3元算,5万册图书可节约1.5万元。对于医学图书馆来说,医学类文献半衰期要比其他图书短,如果采编周期拖得太长的话,也许进馆的新书就成了一堆废纸,而实现采编外包则能大大缩短采编周期,也就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

对于一些编目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小型图书馆而言,如果能找到一家技术力量过关的书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就能获得超出本馆能力范围的规范的编目数据,建立完善的目录体系。

图书馆实施采编业务外包,将使管理层可以集中精力实现对业务流程和人员配置的整合,加强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图书馆的竞争优势,保持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3]。
2.2 劣势分析
2.2.1 图书馆编目工作外包会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产生对外部技术的严重依赖,长期外包会影响图书馆内部技术力量的发展壮大。采访工作外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馆藏文献质量。
2.2.2 馆内工作人员对购入的图书不如外包前熟悉,难以在短时间内把握整个馆藏建设
方向,在做馆藏建设决策时有可能失之偏颇。
2.2.3 书商不如馆内编目人员熟悉馆内目录体系,难免出现取号偏大或偏小的情况,这会造成分类标准不一致,甚至可能出现目录体系混乱的现象。对多卷书丛书的分编,各馆具体要求不同,外包可能会对检索带来不便。 
3 对图书采编业务外包的建议
3.1 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对于大多数图书馆来说,采购图书要选择规模很大的书商做为合作伙伴,但对于专业图书馆来说,并不是书商做的越大越好,而是越专越好。笔者所在的馆为医学专业图书馆,也曾试图到北京、武汉、西安等大公司去采购医学类图书,结果发现有些大公司居然连人民卫生出版社这类医学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都没有,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类图书也不多,零星地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