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内蒙古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文章分析了人力资源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及开发人力资源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优先的见解。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176—03
步入新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与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广义上指一定区域人口总量;狭义上指劳动力资源,即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及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年龄以外的人口总和。其计算公式为:人力资源=适龄劳动人口-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不足劳动年龄及超过劳动年龄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中国有13亿人口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么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怎样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
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对我们正确应对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人力资源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目前社会经济中的第一资源,在自然经济当中,自然条件是第一资源,即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第一资源。在工业经济中技术资本是第一资源,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众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发展当中,人力资源具有优先战略地位。美国实现现代化超级大国依靠的是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日本追赶美国实现的是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韩国追赶日本的也是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中国今天要追赶其他国家,同样应该选择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世界各国正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吸引人才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了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的争夺,简直到了白热化程度。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这种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将更加广泛而深刻。人力的匮乏和流失将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反映了国家的发展状况。可从人力资源的需求、供给以及利用效果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与开发全时人员与经费是科技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指标,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1年国际竞争力年报》的数据,1999年中国的研究与开发全时人员(简称r&d人员)总数为82.17万人?年,在41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在第3位,仅低于日本92.56万人?年、俄罗斯82.74万人?年。但相对数每万人口中r&d人员数,1999年中国为6.49人年/万人,排在32位,远远低于日本73.32人年/万人、俄罗斯59.93人年/万人,德国56.27人年/万人等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也低于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仅位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和劳动者素质是科技人力资源供给状况的重要指标。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为3.8%,平均教育年限为7.6年,仅相当于初二文化程度。与国外相比,我国居民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较低,在发展中国家也处于中下游。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统计年鉴》提供资料,在25岁及25岁以上人口中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居民比例:美国1994年为46.5%,加拿大1991年为21.4%,日本1990年为20.7%,韩国1995年为21.1%,墨西哥1999年为9.2%,南非1995年为8.8%,印度1991年为7.3%。每百万人口国内专利申请量与每百万人口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产出的情况和创新能力。根据1998年度imd《世界竞争力报告》统计数据,1995年平均每10万国民持有的有效专利件数:中国为2件,美国为422件,日本544件,韩国141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1997年(共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统计)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61 382件,占世界总量的1.34%;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494件,占世界总量的0.45%,远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 从我国人才资源总量看,存在的两个“5%”现象值得警惕。一个是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另一个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从而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则更少。国际化人才短缺是我国人才危机的核心,是制约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关键因素。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总体上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或位置。要使我国富强起来,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笔者认为,需要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需要实现科技人才的大众化、需要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需要实现知识创新的体系化。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所在。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论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2010-04-27 23:08:0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125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