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牧业科技服务瓶颈问题的探讨
(通辽市科技经济信息研究所,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 文章从农牧业科技服务资源建设、专家队伍建设、服务组织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四个方面就 解决农牧业科技服务瓶颈问题作了探讨。提出只有解决现行农牧业科技服务瓶颈问题,才更 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努力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农牧业;科技;服务;瓶颈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16—0177—03
建设现代农牧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牧业、不断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 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牧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 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关键是加强农牧业科学研究和创新 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当前很多的科研成果不能传到急需的农民手中, 形成闲置,无法融入产业。因此,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创 新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
当前农牧业科技服务正处在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形成的历史转体阶段。主要有以 下几个特点:①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影响农村科技推广进展。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低素 质人口群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市场化观念淡薄,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 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②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不能满足农 村技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目前公益性农技机构一般是实行“官办、官包、官管”,服 务功能单一,在如今农村牧区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技术、品种更新周期缩短,生产规模大 小悬殊的情况下,已不满足农村牧区技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同时农技服务经 费严重不足,制约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力度和质量。③服务方式滞后,已无力应对服务需 求的动态化。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 、服务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④农业成果推广时间长、见效慢、风险 高,特别是地域性、区域性差异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农牧业科技服务瓶颈问题。我们要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 农牧业科技服务资源建设
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探索现代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把科技服务体系构筑成 一个能促进产、学、研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极大地提高科技服务的效能。
1.1 农牧业科技服务资源平台建设
建立农牧业科技网站,为农牧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市场销售与开发提供信息服务;集合 农牧业专家、项目、产品、技术、销售等实时资讯。
1.2 农牧业科技服务热线96048
以农牧民为服务对象,建立由政府指导、科技部门组织管理 、农牧民科技专家参与操作的全新科技服务,它以科技人员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先进 的适用技术为支撑,以供求互动、专家坐诊、快速反应、实地解决问题的形式为农牧民提供 及时可靠的科技服务。其重要意义在于,借助现代通讯手段,解决多年来制约科技信息进村 入户的“瓶颈”,打通科技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专家常下乡,科技与农民 “零距离”接触。
1.3 专家大院建设
开展专家大院建设,搭建科研与生产合作平台,进行科技成果示范、产 业研发与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培训工作。专家大院主要依托大专院校、科研 单位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围绕本地特产经济,在农村优势产业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 ,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
1.4 农牧业科技入户直通车
由于农牧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不受时间和场 地的限制,直接深入到偏远乡村和农户家门口,采取讲课、放光碟、投影仪、散发宣传资料 、现场答疑等多种方式,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引导培训,实现了车到户、培训 场地到户、技术到户。农牧业科技入户直通车所到之处,农牧业科技人员“手把手”“面对 面”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资真假鉴别等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大力推广农牧业新品种、 新技术,把最先进的农牧业科技成果在农民家门口进行立体演示,农牧民根据农牧业生产中 的技术疑难,挑选相关的光碟就可以当场观看。使科技入户直通车真正成为流动的政策宣传 车、流动的科技大讲堂和流动的技术服务站,成为各级政府和农牧业部门服务农牧民的直通 车,成为了解农牧民需求的窗口。
对农牧业科技资源建设要跟踪、评估,并给出阶段性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进一步改革提出依据。更要保障资源建设资金投入的持续性。
2 农牧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建设
通过落实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专家团队,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 素质高、爱岗敬业的农牧业科技创新队伍;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较高、数量稳定的基层农技推 广队伍。并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防止引进、培养的专家队伍流失,确保专家队伍的稳定 性。
2.1 充分发挥各类农牧业服务站遗留作用
从中选拔一批高素质农牧业科技专业人才,采用异地学习、短期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培 养专业化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农牧业科技人员综合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 策,选拔一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升、优化科技干部队伍结构。
2.2 充分发挥农技协会作用
农技协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能人带动型、民办官助型、中 介组织型、经济实体型、股份合作型等。农技协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适用技术的普及应用、 农村产业化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进程。农
解决农牧业科技服务瓶颈问题的探讨
本文2010-04-27 23:05: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118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