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改革中图书馆采访思路的变革
(北京工商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37)
摘 要:笔者从采访工作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高校图书馆建设与高校教学、科研发展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高校改革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6—0135—02
文献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最为基础的业务工作之一,也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关键性工作。采访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其他业务工作。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与招生人数的急剧扩大,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师生的实际需求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其主要表现为:①难以符合教育部门所提出的“生均图书册数”以及“生均年进书量册数”的标准;②馆藏文献质量的整体水平难以满足教学科研对文献的实际需求。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图书馆建设中应当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外,还应当从文献采访这一基础工作上进行相应的变革。
1 制订科学合理的采访计划和标准
采访计划是采访工作的指南和依据,也是高校图书馆藏书发展目标和采购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1 制定采访计划应充分考虑读者的信息需求和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
采访人员由于受其知识结构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科的专业情况都十分了解。为此,必须依靠各学科专家、带头人参与选书,充分利用他们熟悉专业教学科研状况和学科的发展动向这一有利条件,提高选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考虑到读者最大的人群为学生,因此,在采访计划的制订过程中,还应当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反映他们购书的意愿,使所购图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爱好。为保证上述措施具有可操作性,采访人员可以深入到院系请师生推荐图书,或者向他们发放新书推荐表,同时也可以在图书馆的每个阅览室设立读者意见簿,请读者推荐图书和对馆藏建设提出建议,或者发放调查问卷征求读者意
见。鉴于当今网络所发挥的优势,通过校园网了解教学科研人员有关立项和申请课题的动态信息,掌握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新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在图书馆网页上建立与读者双方互动的信息平台,设立网上读者论坛或读者信箱,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共同精选图书文献,提高采访工作质量,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1.2 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细水长流”,科学地制订采访计划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评估标准,要求生均图书百册。在此条件下,实践中难免出现有的图书馆采取突击式的大复本购书,即所谓的“暴饮暴食”现象。该做法恰恰为藏书建设中最大的忌讳,其将直接导致藏书不能适应需求,产生大量无用的或者不适于馆藏的图书,巨大的浪费了财力和人力。
1.3 应紧紧围绕实用性、系统性、价值性的原则确定采访质量标准
在制订计划时,要有针对性,要讲求实用,要符合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要符合读者的需求以及本校的实际需要。同时,可以在保障教学、科研用书的前提下,采取拓宽知识面,加大图书品种,加大教学辅导书等办法系统地加大馆藏数量。此外,在计划中还应当反映出图书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尽量减少一般化、科普性、选题雷同、内容重复和平庸的图书,力求选择学术价值高、内容科学严谨的著作充实馆藏。
2 建立一支复合型的采访队伍
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采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学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专业也越办越多,使得采访工作越来越艰巨,文献采购的范围及难度也越来越大。仅仅依靠原有的几名只具备一、两门学科背景的采访人员,以此来满足学校几千名甚至几万名
摘 要:笔者从采访工作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高校图书馆建设与高校教学、科研发展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高校改革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6—0135—02
文献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最为基础的业务工作之一,也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关键性工作。采访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其他业务工作。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与招生人数的急剧扩大,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师生的实际需求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其主要表现为:①难以符合教育部门所提出的“生均图书册数”以及“生均年进书量册数”的标准;②馆藏文献质量的整体水平难以满足教学科研对文献的实际需求。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图书馆建设中应当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外,还应当从文献采访这一基础工作上进行相应的变革。
1 制订科学合理的采访计划和标准
采访计划是采访工作的指南和依据,也是高校图书馆藏书发展目标和采购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1 制定采访计划应充分考虑读者的信息需求和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
采访人员由于受其知识结构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科的专业情况都十分了解。为此,必须依靠各学科专家、带头人参与选书,充分利用他们熟悉专业教学科研状况和学科的发展动向这一有利条件,提高选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考虑到读者最大的人群为学生,因此,在采访计划的制订过程中,还应当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反映他们购书的意愿,使所购图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爱好。为保证上述措施具有可操作性,采访人员可以深入到院系请师生推荐图书,或者向他们发放新书推荐表,同时也可以在图书馆的每个阅览室设立读者意见簿,请读者推荐图书和对馆藏建设提出建议,或者发放调查问卷征求读者意
见。鉴于当今网络所发挥的优势,通过校园网了解教学科研人员有关立项和申请课题的动态信息,掌握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新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在图书馆网页上建立与读者双方互动的信息平台,设立网上读者论坛或读者信箱,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共同精选图书文献,提高采访工作质量,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1.2 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细水长流”,科学地制订采访计划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评估标准,要求生均图书百册。在此条件下,实践中难免出现有的图书馆采取突击式的大复本购书,即所谓的“暴饮暴食”现象。该做法恰恰为藏书建设中最大的忌讳,其将直接导致藏书不能适应需求,产生大量无用的或者不适于馆藏的图书,巨大的浪费了财力和人力。
1.3 应紧紧围绕实用性、系统性、价值性的原则确定采访质量标准
在制订计划时,要有针对性,要讲求实用,要符合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要符合读者的需求以及本校的实际需要。同时,可以在保障教学、科研用书的前提下,采取拓宽知识面,加大图书品种,加大教学辅导书等办法系统地加大馆藏数量。此外,在计划中还应当反映出图书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尽量减少一般化、科普性、选题雷同、内容重复和平庸的图书,力求选择学术价值高、内容科学严谨的著作充实馆藏。
2 建立一支复合型的采访队伍
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采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学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专业也越办越多,使得采访工作越来越艰巨,文献采购的范围及难度也越来越大。仅仅依靠原有的几名只具备一、两门学科背景的采访人员,以此来满足学校几千名甚至几万名
论高校改革中图书馆采访思路的变革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浅议县级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下一篇:如何建立高效率电子阅览室
本文2010-04-27 19:37:4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116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