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论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理念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819下载292次收藏
                                (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以人为本是当前图书馆新的管理理念。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馆员;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6—0132—02
      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提倡尊重人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调。高校图书馆作为集信息与知识于一体的服务机构,提倡“以人为本”的意义更为重要,这不仅包括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应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这里的“人”主要是广大读者,还应包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只有重视图书馆馆员的权利,广大馆员才能更好地奉行“读者第一,服务创新”这一理念,才能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1 高校图书馆馆员目前的工作水平状况
1.1 知识结构整体水平不高
      由于观念上对图书馆事业作为高校“从属工具”的误区,图书馆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技术性、专业性认识不够,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只不过是借书还书而已。再加上有的图书馆领导对现有图书馆馆员的结构调整和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对引进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进入图书馆、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是高校分流“卸包袱”的机构,高校将教学科研人员的家属以各种名义安排到图书馆工作,致使图书馆整体知识水平偏低,这些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大阻力。
1.2 工作精神状态不高
      传统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主要以整理图书、编目、图书上架为主,终日定点上班、下班,在读者眼里,图书馆馆员处于不求效益,不思进取的“守门人”状态。图书馆员的收入与高校其他部门相比处于较低状态,他们也认为图书馆事业在现实中难以显示自身价值,难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但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比较规则和稳定,长期工作在缺乏变化的环境中,使图书馆员安于现状,倾向保守,在知识经济大潮下,缺乏竞争意识,当环境变化时,馆员倾向于维持现状,以维护工作的安全感。这使得图书馆馆员日常工作的精神状态不高,也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
2 图书馆进行以人为本管理具有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馆员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主体, 其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成效。图书馆现代管理理念由于强调以馆员为本, 重视情感管理和民主管理, 着眼于留住人、激励人和开发人, 从而直接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
2.2 有利于形成高效工作的服务型机构
      当前, 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已从藏书楼转向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为手段, 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存储和流通, 从而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在这种条件下, 高校图书馆工作也必须强调服务于院校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职能, 向教学和科研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或信息产品。服务型图书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行为的主体, 即馆员的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及组织气氛等。馆员人性化管理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培育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等来满足馆员的社会性需要, 同时建立经常沟通的长效机制与体现公平公开原则的人性化的奖惩制度等来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使馆员加强自我管理和自身建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试论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理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