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pH条件和接种量对褐环乳牛肝菌生长影响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560下载201次收藏

(1内蒙古农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2内蒙古农业大学 林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 为了寻找褐环粘盖牛肝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本实验以pach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液体培 养,在缓冲体系(磷酸二氢钾——柠檬酸缓冲液,缓冲液按体积占培养基总体积20%)和非缓 冲体系下,比较研究了接种量(分别为1,2,3,4,5块,每块大小为5×5mm2,选生命力 强的菌丝)和ph(分别为2.5,3.5,4.5,5.5,6.5,7.5)对褐环乳牛肝菌(sp9)生长的 影响。结果表明:褐环粘盖牛肝菌生长的最适ph为4.5左右,最佳接种量为4块。添加了缓冲 液的菌丝生长更旺盛。
关键词:褐环乳牛肝菌;ph值;接种量
中图分类号:s71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htk]1007—6921(2008)22—0029—03

褐环粘盖牛肝菌 [suillus luteus (l.:fr) gray]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 粘盖牛肝菌属,是一种能与松属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它可以产生多种植物生长激素和生长 调节物质,促进林木发育。对其宿主植物在逆境(干旱,盐碱,病害)中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积 极作用。将其做成菌根菌剂后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能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该 菌的子实体不但营养丰富,还可以入药,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其人工培养生长 缓慢,老化快,使其生产、应用甚至研究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研究环境条件对其影响是寻 找其快速高效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ph值是影响褐环乳牛肝菌生长的重要因素,因而也受到 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关于该菌生长的最适ph条件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范围相差 很大。雷增普等在田间试验中发现褐环粘盖牛肝菌具有抗碱(土壤ph8.6)的能力[1]。赵志鹏等室内纯培养结果表明褐环粘盖牛肝菌喜中性生长条件[2]。张茹琴利用 纯培养方法测定了ph值对粘盖牛肝菌、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 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处理和外生菌根真菌培养前后培养基ph值的变化[3]。结果表明 ,在ph值4.1~7.1的范围内3 种外生菌根真菌均可生长,其中褐环粘盖牛肝菌为5.3~6.7。而陈连庆等人研究表明ph4.5时 褐环粘盖牛肝菌生长最好[4]。刘杨研究发现缓冲浓度在30~40%,接种量为三块时 最佳ph值是4.5[5]。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很多,如菌株来源不同,研究方法不 同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过去的研究中并没有考虑,菌的活动会使其环境ph发生变化,菌 的生命活动引起其环境ph发生改变,使得菌生长在一个ph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初始ph并非是 菌丝生命活动所真正经历的ph条件。因而要把握其生长最适的ph必须了解其对环境ph的影响 ,或者尽量控制其生长环境的ph条件,为此本文比较研究了缓冲体系和非缓冲体系中接种量 对环境ph及其生长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菌株来源。sp9是褐环乳牛肝菌的一个菌株,是从大青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菌根上分离获得的。
1.1.2 基础培养基的组成。本实验以pachlewski(简称pach)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培养基 成分见表1: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处理。
本实验分为有缓冲体系和无缓冲体系两类处理,每个体系下又设6个ph水平,分别为2.5、3.5 、4.5、5.5、6.5及7.5,每个ph水平菌丝接种量分别是1、2、3、4和5块,不设重复。缓冲体 系按照2.1.3中缓冲液的组成配制, 缓冲液按占培养基总体积20%的浓度加入培养基。无缓冲 体系用koh和hcl调节ph值。
1.2.2 培养条件。

本实验所需菌种量大,需先对sp9进行扩大培养,将菌种用接菌刀分割成边长为5mm左右的小 块,接入基础培养基中,每个培养皿接3块。25℃下培养一星期后,选取长势良好的菌种, 在超净工作台中使用双层刀片切取大小相同边长5mm左右的菌块,用接种刀分别接入液体培 养基中,25℃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0天。
1.2.3 生物量的测定。

将菌丝从液体液体培养基中取出,蒸馏水冲洗3次后收集菌丝,再于烘箱中60℃烘干,万分 之一天平测量干重。培养后的培养液用phs-3b精密ph计测定ph值,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pH条件和接种量对褐环乳牛肝菌生长影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