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建立社会保障模式的途径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105下载273次收藏

(包头市国土资源局,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简要论述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 容及途径,提出了为失地农民建立完善的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将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并为其建立相应的就业机制及创造投资收益机会的建议 。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途径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3—0024—02

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形成及分析
虽然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后会有安置补偿费,但由于现行补偿标准过低、过于单一,对农民未 来保障问题考虑不够周全,使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比较严峻。
1.1 土地是保障农民生活的重要渠道

土地是保障农民生活的基本载体。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政策环境下,土地是农民生活保障的基 本载体,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是其最基本、最可靠的收入来源,农民依靠它维持生活、保证 就业、应对未来养老和医疗意外等。

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剧,土地的保障作用愈发重要。
1.2 土地征用制度现状不断挑战农民保障问题
1.2.1 土地补偿标准过低、管理不规范。现行的土地补偿标准过低,一次性的货币方式将 农民排除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体系之外,对其未来生活缺乏长远的规划考虑。此外,土地 的征用和补偿程序冗长、关联部门多、涉及金额大,存在管理混乱、效率低等问题。
1.2.2 过快的征地速度进一步加剧了失地农民保障问题。土地征用速度必须与城市化、工 业化进程基本保持一致,才能使失地农民分享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所带来的利益。
1.3 失地农民未来生活保障问题日益严峻

失地农民不断增加,目前每年大约产生250~300万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日益突 出。①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权利”受到极大影响。一是生存权,目前明显偏低的土地 补偿标准严重影响农民的基本生活。二是维系权,农民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失地往往 意味着失业。三是发展权,在基本生存和维系生活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更好的发展只能是 空谈。②农民失地后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消费中的货币化程度大幅增加,生活成本 上升的压力很大,保障问题十分突出。失地农民主要集中于城市近郊的区位特点,使其保障 问题更加严峻。
2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途径
2.1 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土地补偿标准,从源头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 的问题

因公共利益强制征用土地的,要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等手段,适当提高土地补偿标准。①在法 律上明确农民所有的集体土地的产权,公权不能侵犯私权,国有产权也不能侵犯集体产权。 ②完善征地程序,即使因公共利益强制征用土地也不是简单的行政过程,而应遵循平等的产 权交易规则。③因公共利益强制征地的,政府要运用本级财政收入进行补贴,适当提高土地 补偿标准,使得补偿标准基本上以土地市场价格为基础,遵循平等原则。④对因公共利益强 制征地的范围和目的进行严格限制。
2.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建立社会保障模式的途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