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漯河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总体现状及内部结构特点予以剖析,挖掘了制约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并结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漯 河市服务业发展、加强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漯河;现代服务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9(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22—0006—03
1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 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现代服 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 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 文化含量的服务业。当今时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的主体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1 现代服务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低成本支撑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趋紧和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工业用地成本、劳动成本上升较快 ,交易成本、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导致漯河市出现了竞争力下降的迹象。在挑战面 前,我们拿什么吸引外来投资,靠什么留住本地企业,用什么参与国际竞争?出路之一就是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1.2 现代服务业为城市现代化拓宽多元化就业空间
城市化的过程是乡村人口向城市集 聚的过程。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矛盾的焦点在就业,解决的前提在能 否为城市新增就业人口、下岗失业人员和大批进城农村人口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现代城市 的城区既不能种地,也不宜办厂,服务业是现代城市城区发展生产力的主要空间,而现代城 市又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主要依托。服务业门类多、就业的弹性系数大,就业方式灵活 多样化,能够直接有效地为化解城镇就业存量与增量的矛盾开辟多元就业空间。
1.3 现代服务业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
服务业投资门槛低,创业天地宽,在推动增收富民中 ,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服务业是城乡民众创业的最大舞台,也是城市居 民增收的最大来源。
1.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走新型工业化 道路,必须要有现代服务业作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在更高层次上为推动经济结 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随着我们工、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 的变化,无论工、农业产品本身还是组织形式都将从单一的大规模生产变得越来越精巧和个 性化,需要各类服务的支持;水、土地等资源问题的突显使工、农业生产将尽量减少对不可 再生资源的消耗,服务将更多的作为中间投入融入工、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在生产中的普 遍应用,也增加了工、农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产业服务化”的现象将不断出现在工、农 业等产业中。这一切都将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主要带动因素 。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1.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顺应产业发展和国际服务业 全球转移趋势的需要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 局调整,发达国家服务业国际转移已蔚然成风。在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过程中,国际服务 领域资本、国外服务型跨国企业将带着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冲击国内市场,只有抢得先机 ,大力发展适合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主动实现“经济的服务化”,才能适应各种挑战,避免 被动局面。因此,从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要求出发,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出发,理应快 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2 漯河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五年来,漯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服务业的计划、方针、政策,使服务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 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体规模扩大,发展后劲增强
从2002年~2006年,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 6年服务业增加值73.7亿元,比2002年增长58.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2.3% 。其中,2003年以来,全市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 三 一的历史性转变。
近五年来,漯河加大了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经济适用住房等方面的建设, 这几个方面多数属于服务业。2006年服务业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2亿元,比2002年增 长195倍,比上年增长15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87%(比上年,下同),住宿和餐饮 业增长7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4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2倍,教 育业增长51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76倍。在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中,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既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为漯河服务业 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中汇广场 、漯河新天地、温州商贸城等大型商业项目的建设进度,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 物流业。
2.2 劳动就业人数增加,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漯河经济 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一系列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全市就业规模 显著扩大,就业结构呈现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提高的良好态势,特别是 服务业、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发展活跃,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2006年末,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10.2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占全市全部从业人员的47 4%。在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行业依然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批发和零售业11万人,卫 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万人,教育业2.7万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0万人,这四 个行业从业人员占整个第三产业的76.9%。
2.3 社会经济效益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
2006年服务业地方税收3.8亿元,增长19.2%,上缴地税营业税1.9亿元,增长15.0%。有力地 支持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随着漯河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业生产高速 增长,而服务业总体规模稳步扩大,比受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影响较大的工业发展要平稳得 多,因此有效的平缓了经济波动,从2002年~2006年,工业增长幅度最大差距为7.1个百分 点,而服务业为2.6个百分点。
2.4 传统行业主导地位稳固,新兴行业发展较快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仍居主导地位。200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5亿元 ,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1.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5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2.3%;住宿 和餐饮业增加值10.6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4.4%。消费性服务行业主导着漯河服务业的 发展趋势。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适应工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新兴服务行业发展 较快。2006年,金融业增加值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 资金保证;房地产业增加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和城 市面貌,并积极带动了建筑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旅游等行业 异军突起,2006年末,互联网用户达到7.1万户,增长20.7%;移动电话用户83.4万人,新增30. 8万户,
漯河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本文2010-04-27 15:58:0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036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