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宁夏生态环境现状及伦理对策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670下载286次收藏

(宁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宁夏 银川 750004)
摘 要: 在阐述了宁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宁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存在 的困难及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环境伦理建设的对策构想。
关键词:环境伦理;生态环境;宁夏
中图分类号:f20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18—0015—02
1 宁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现状
1.1 宁夏生态建设基本情况

宁夏跨暖温带半湿润区至温带干旱区三个气候区,处于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荒漠和草原的 过渡地带及北方的环境脆弱带,其中3/4属干旱、半干旱区域,对气候波动反映敏感,属于 环境变化频率高、幅度大、多灾易灾的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风沙灾害 多发,植被稀疏,森林资源匮乏。宁夏地域面积虽小,却涵盖了西北地区所有的生态类型, 有草原、森林、荒漠、湿地、农田等。全区按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大体可分为山、川、沙三 种类型。其中,北部引黄灌区国土面积占自治区的1/4,耕地面积不足全区的1/3,而生产的 粮食和创造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区的2/3以上,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接近9/10,是自治 区的精华地带。中部风沙干旱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75%。宁夏也是 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97.4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57 .2%,其中沙化土地118.3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22.8%。
1.2 宁夏生态进展分析

近年来,宁夏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基础 工程,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工程,针对全区天然草原长期超载高 度和严重退化的现实,2003年宁夏遮全国率先实行全省范围禁牧封育。自治区实施“草畜产 业”工程,每年整合安排专项资金5 000多万元,重点扶持发展人工种草。通过以上举措, 生态状况初步改善,宁夏生态建设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新阶段,呈现出“质量 与效益同步,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新特点。
2 宁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存在的困难及突出问题
2.1 生态环境自然演变呈现不断退化的趋势

宁夏的生态状况、环境承载力仍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呈现不断退化的趋 势。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宁夏自然条件严酷,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二是自然生 态十分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有的区域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根本就难以恢复。在宁夏干旱带 聚居的农民较为稠密,超过合理承载力的几倍甚至上十倍,难免有些农民和牲畜对自然生态 的践踏和破坏,致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植被雪上加霜。
2.2 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宁夏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受传统的落后生产方式影响,同时 在人口呈刚性增长的态势下,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对生态破坏严重,导致林草地 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尤其是农牧交错带的沙漠化面积呈加剧扩大趋势。许多地 区人口密度大,由于缺少燃料,农民将植物连根拔起,是造成生态更加恶化的又一主要原因 。目前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为1∶1.5,人均生态赤字0.63,生态超载63万人 ;中部干旱带人均生态赤字高达0.82,生态超载80多万人,均远高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
2.3 现有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程难以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

宁夏是一个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特殊地区,造林难度大,树木成活难、保 存更难,确保树木成活、成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宁夏生态环境现状及伦理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